《王小六卖鞋》

178.《王小六卖鞋》

《王小六卖鞋》,又名《打豆腐》,黄梅戏传统小戏72小出之一。《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5集刊载余海先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9集著录胡霞林口述本。

主要人物:王小六(茶衣丑)、库氏(正旦)。

青年农民王小六信奉“嫖嫖赌赌,强爹胜祖;不嫖不赌,死后变狗”的俗语,赌博成性,屡教不改。年关逼近,王小六有几天没有出去赌博,经常心像猫抓一样的难受。正好这天妻子库氏叫他上街卖她所做的布鞋,买点年货回来,并劝丈夫戒赌,好好过日子。王小六将卖鞋的钱输光了,装回一袋河砂,冒充买回的黄豆,哄骗妻子库氏。妻子发觉是河砂大怒,没办其他年货,只好磨点豆腐过年。王小六推磨时漫不经心,哼唱小曲自乐,不料忘了形,将磨子踢翻,库氏更加气愤,逼他自杀。王小六借机假装上吊。库氏以为他真的吊死了,为表夫妻之情,备酒肴祭夫。王小六乘库氏伏在地上叩首之机,暗中偷吃祭奠酒物。当库氏发觉丈夫假死时,王小六又编造谎言吓库。库氏看穿了王小六好酒贪杯,欺骗妻子的丑恶灵魂,感到无药可治。

黄梅戏皖本与鄂本不同处是:王小六上街是卖棉纱,不是卖鞋;环境安排在过年之前,王妻叫他卖棉纱买黄豆打豆腐过年。因为他用黄砂冒充黄豆,影响了打年豆腐,只好找三叔公借黄豆打豆腐。王小六用自杀吓妻,不是妻子逼他自杀。通过妻子对丈夫的祭奠与教育,感动了王小六,表示要戒赌归正,夫妻重归于好。

本剧源于民间戒赌故事,唱腔优美,语言朴素,充满生活气息。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打豆腐》的整理本,1982年上海电视台拍摄了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演出戏曲片《打豆腐》。1959年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了武汉市楚剧团整理的《打豆腐》剧本,剧情与黄梅戏《打豆腐》完全不同,《湖北地方戏曲丛刊》14集收录了湖北孝感楚剧团录本。

东路子花鼓戏、西路子花鼓戏、荆州花鼓戏、鄂东采茶戏、鄂南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名《打豆腐》,景德镇采茶戏、赣东北采茶戏叫《磨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