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逃水荒》

89.《逃水荒》

《逃水荒》,黄梅戏串戏《瞿学富告坝费》之一折,黄梅戏优秀传统折子戏,黄梅戏传统小戏72小出之一。《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4集刊载桂三元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8集著录了胡玉庭口述本。

主要人物:刘玉莲(小旦)、细娃(娃生)、蔡先生(正生)、蔡大爹(老生)、蔡大奶(老旦)、蔡惠南(小丑)、刘老汉(老生)、送皇历头的(小丑)、喝傩神的(小丑)、玩把戏的(小丑)、剃头的(小丑)、讨猪钱的(小丑)。

清乾隆二十九年,黄梅县水灾后,男女老少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少女刘玉莲(有的演出本为宛金莲或邱金莲)逃到蕲州,饥饿难忍,在农家萝卜田里乞讨萝卜充饥。后到屠户蔡惠南门前乞讨,蔡惠南要刘玉莲唱小曲,玉莲言其嫂嫂会唱她不会。蔡称姑姑做鞋,嫂嫂有样,你的嫂嫂会唱,姑姑也唱得到。玉莲问蔡惠南要听什么曲?蔡叫她唱《细姑娘嫁不成》,玉莲唱道:“正月好唱细姑娘嫁,呀嗬嗨,我说我的细姑娘嫁不成,呀嗬嗨。……”蔡惠南听了玉莲的小曲,给了她四十八个钱偿钱。玉莲刚唱完,黄梅送皇历头的、送财神的、喝傩神的、挑送子娘娘的、玩把戏的等黄梅灾民,先后来到蔡家店铺前,以不同的表演形式乞讨,他们的演唱反映了黄梅县水灾后的惨状和鄂东的民间风俗。

本剧源于弹词《瞿学富告坝费》。皖本将它分为《逃水荒》、《闹店》两折演出,剧中道白、唱词基本相同,人物姓名不尽相同。

东路子花鼓戏、西路子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皖南花鼓戏、豫南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鄂东采茶戏、鄂南采茶戏、武宁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南昌采茶戏、庐剧、广西彩调有《逃水荒》,长沙花鼓戏将它分为《湖北逃荒》、《扯萝卜条》两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