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老师的课

王钢老师的课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

因为行文逻辑是呼之欲出的: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它为什么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于是,张口就来,提笔就写——

阳光让生活更美好!

有了阳光,衣服就能轻松晒干,被褥也会有一股好闻的味道。有了阳光,人们就不容易生病啊,抵抗力就会强。有了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茁壮成长……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

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一个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对于悲伤的人来讲,微笑就是安慰。对于怯懦的人来讲,微笑就是鼓励……

运动让生活更美好!

运动能够让人大汗淋漓,加快新陈代谢,保持神清气爽。运动,让人身体健康,心情自然也变得非常愉悦。通过运动可以交到好朋友,我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了……

注意,正是因为这个题目看上去很简单,人人都有话讲,反而不好写。

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1.人云亦云。换句话讲,就是你写来写去,好像跟别人的话相差不大。于是,读者看到你的开头就能猜到全文,那多没意思啊。你的个性呢?

2.空话连篇。特别是类似“微笑让生活更美好”这样的主题,往往是几个排比句下来,看上去蛮华丽,但是好像没有什么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

我的建议有两个。

1.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其实,这并不困难,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只需留心生活,将相应的素材与这个题目相照应就好。想想看,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开心或者温暖?

有一位校长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时候,他上的是村小学,一个班不过十来个学生,而且多数是男孩儿。

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很严,中午作业没做完就不许回家吃饭。

那,老师也要吃饭,怎么办?老师啊,就把教室的前后门一锁,晃晃悠悠离开了。

这位校长,也就是当时的捣蛋鬼讲,不吃饭是可以忍的,但是每到中午,广播里都要播讲评书,讲《白眉大侠》,要是错过了,就是莫大的损失,那是绝不能忍的。

怎么办?

他和小伙伴有办法——把窗户给卸了!对,他们的窗户本来是不能打开的那种,可是把四角的螺丝拧开,就能卸下来。

于是,老师前脚刚走,这帮淘气包后脚就跳出了窗户,飞快地跑回家,一边扒拉饭一边听评书,评书一听完,就撒腿跑回来,跳进教室,安好窗户。

老师晃晃悠悠走进教室,非常满意。因为这群孩子是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在写作业嘞。

这位校长讲完了故事,意犹未尽。他说,评书是他的文化启蒙啊,要是没有评书,他的童年就是一口文化的枯井。现在想想,回味悠长。

那,要是我请他写《___让生活更美好》这篇作文,他没准儿就会写《评书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他的真实生活,真切感受,一定能写好。

那么,由此想开去,除了教材上给出的关键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呢?拿出一张纸,来一场头脑风暴,把你想到的所有词都罗列出来,再选择一个你感触最深的,围绕它来下笔。

2.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叙事上来。

言之有物,才有力量。确定好主题,是一定要有与之切合的事情来支撑的,要警惕空洞的抒情。

如《创意让生活更美好》。你发现了哪些创意?或者你的什么创意被应用于生活之中?我有一次打车,发现在后排右手边的车窗上,安装了一个微型的后视镜,旁边的文字提示是“小心观察再下车”。我觉得,这个创意特别赞!因为开车门不注意而造成事故的危险时有发生。之前,光靠司机提醒,没用啊,有时候司机会忘记,有时候乘客会不在意。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后视镜,就解决了问题。这是不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呢?

又如《微笑让生活更美好》。前文中,我们已经小小地抒了一下情,该拿出具体的事例了。你是不是可以写自己被微笑鼓励的一次经历呢?就要登台比赛了,你的心跳得厉害,腿都发软了。这时,一个并不相识的姐姐冲你一笑:“加油!”你会不会觉得心头一暖,也忍不住微微一笑?奇怪,那说不出的压力竟然顿时烟消云散,你的心跳平稳了,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

其他如集邮、旅行、诚信、种花……你当然也可以将典型事例信手拈来,不会没有话可写!

最后的建议:

请查查资料,找到与你的关键词相关的名言或者诗句,想一想,这样的金句能否用在你的习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