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悔莫及
大扫除的日子,我从积满灰尘的角落,翻出一本尘封已久的语文书,扫上两眼,满是歪歪扭扭的字迹。抚摩着那不属于我的姓名贴,我追悔莫及,思绪飘向了远方……
那年夏天,很热很热。“喂!赶紧出来跳绳!”闺密把脑袋探进教室,“明天就是运动会了,还不赶紧准备起来?”
我慌慌张张地把书本摆好,匆匆忙忙把地上的作业弯腰抱起时,忽然看到地上有一本语文书,我不禁有些疑惑:咦?我不是把语文书放进抽屉了吗?难道没有?我又被闺密的催促打乱了思路,算了,算了,或许是我记错了。我也没细看,就把语文书捡起来塞进抽屉里,回应着:“等我抱完作业,马上马上!”
又是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我的身体如同被掏空了似的,软绵绵的,小腿酸痛,双臂无力,额头全是汗,又没带纸巾。
平时不常有交流的同桌默默递给我一张纸巾:“没带多少,你就将就着用吧。”我心头涌起一阵暖意,正想开口说谢谢,他却如一阵风般和后面的男生打成一片。我无奈地笑了笑。
上课铃如约而至,老师的脚步声令人胆寒。因为老师似乎有些不高兴:“同学们,拿出语文书!”
我迅速抽出抽屉里的语文书,中规中矩地摆在课桌上。
同桌翻来倒去,还是找不见语文书。他似乎有些着急,毛毛糙糙的,把水杯带倒了。老师犀利的目光瞬间盯住他:“找那么久,是不是没带?”他为自己辩解:“没有!老师,我肯定带了!”
但在老师面前,这是无力的狡辩。果然,老师冷冷地说道:“找不到语文书,那就写三百字检讨,说说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家长再买一本!”
同桌急得快哭了,紧抿着嘴唇,手还在不停地翻动着,却还是没有半分收获,只能面带委屈地望着老师。老师皱了皱眉头:“我看你就是没带!不要找那么多借口了!大家还要上课!”
大家也都不满地小声嘟囔:“你别在这里耽误我们的时间呀!”“你下课再找呗!”“赶紧承认错误,不要耽误上课时间!”他彻底红了眼,埋着头,忍不住小声抽泣。
我似乎已经把他刚刚的友好忘了,用眼神询问:你怎么连这个都会忘带?
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老师的气仿佛也消了,心平气和地说:“大家帮忙再找一找,看看是不是谁不小心拿了人家的书!”
我不经意间低头扫了扫抽屉,看到一本语文书:咦,桌上的是我的,难道我下课捡的那本是同桌的?我一脸诧异和慌张:怎么办?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好学生,要是现在把这件丢人的事公之于众,我以后还怎么在班里混?……
我认真地想了想,悄悄地把那本语文书塞了回去,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
但这就意味着,我的同桌就只能再买一本,补上笔记了……尽管愧疚,可我还是不敢面对,进退两难。
回家路上,我恍恍惚惚的,在一个十字路口傻乎乎地等了两个红绿灯才反应过来。
自责,愧疚,害怕,慌张……我陷入了这个巨大的旋涡里,不断问自己:“要不要还?”可是当这场战斗中正义的那一方获得胜利,我捧着书要还给他时,他已经买了一本崭新的语文书,照着别人的笔记,涂涂改改,奋笔疾书。“怎么了?”他似乎发现了我注视的目光,询问道。我连忙将书藏到身后,眼神飘忽不定,却还有些结巴:“没……没事!”
就这样,我一直回避着这件事。
渐渐地,我或许是淡忘了这件事,或许没有。
今天,掀开了这本语文书,又揭开了我痛苦的伤疤。
我蜷缩在被子里。在梦里,我鼓起勇气,对同桌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拿走了你的语文书,害得你被老师责罚,希望你能原谅我……”
但梦境,往往与现实相反。
王钢老师的点评
你真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什么是好故事?一定要有能够令读者产生共鸣的主题,要有能够把读者的心抓住的冲突,要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要有一波三折的情节……你看,文章的题目是“追悔莫及”,而故事围绕一本被错拿的语文书展开。一本书被错拿,原本是一件小事,但是放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因老师的冷若冰霜、同学的火上浇油而成为大事件。而“我”的角色,由受到帮助,转为落井下石,又因发现真相而心存愧疚……这一系列的描写就像一层层海浪涌动,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什么是真情流露?这就是真情流露——敢于剖开自己的心,去批评自己的冷漠与虚荣,挖掘那刻骨铭心的痛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