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饺子
你知道为什么大年三十一定要吃饺子吗?你知道饺子的寓意是什么吗?你知道吃饺子是吃双数好还是吃单数好吗?现在我来为你讲讲我的家乡过年的风俗之一——吃饺子。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都会回到家乡和姥姥一起包饺子。每一次我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姥姥那精湛的手艺,可是刚做了两个,就开始用面团和饺子馅儿建造起神奇的动物王国:小狗、小鸟、小鸡、小鸭……
去年也是一样,看着姥姥做出的一个个体态丰满的饺子,我开始幻想自己端着一盘纯白的饱满的饺子,听所有人都夸我包得好。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向姥姥冲去,大声喊着:“教教我们吧!”
姥姥转过头,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好啊,那我来教你们!我先来给你们讲讲为什么大年三十要包饺子。饺子的谐音是交子,代表‘更岁交子’,就是一年中新旧交替的时刻,所以过年一定要吃饺子。饺子的寓意也特别好。饺子长得像‘银元宝’,大年三十晚上吃一盘‘银元宝’,寓意着财源滚滚。现在我来教你们怎么做……”我跟着姥姥包了五六个饺子,便要自主练习,拉着弟弟做起了“饺子”。
首先捏一个头,包上饺子馅儿,再搓出两个弯弯的角,然后捏身子,捏出四条腿,安在身子底下,在屁股上安一条“牛尾巴”,最后用牙签画出眼睛、嘴巴,斜着插入两道粗粗的眉毛,身子上画上好看的花纹。我做了个“牛魔王”,弟弟做了个“四不像”。“牛魔王”和“四不像”在厨房里打斗起来。
“泰山压顶!”“神龙出海!”正玩得不亦乐乎,“四不像”的头掉了。弟弟急得都快跳起来了,我大呼胜利。
“你们在干什么?”姥姥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赶忙跑回去跟姥姥继续学包饺子。饺子做好了,一个个饺子好像用玉雕成的,让人打心眼儿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喜欢。我们刚要开吃,姥姥把我们拦住了:“你们准备吃几个呀?”“15个!”“25个!”“20个!”“36个!”我和弟弟争先恐后地回答。妈妈问:“那饺子你们是吃单数好还是双数好呀?”“当然是双数好。饺子长得像耳朵,我们的耳朵有两个,所以饺子也要吃双数……”还没等姥姥说完,我们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饺子。
妈妈边吃边对姥姥说:“妈,您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您和我爸怎么配合下饺子的吗?”
听着妈妈详细的讲述,我才知道那个时候过年下饺子跟现在大有不同。以前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现在也只不过是拿着一把摔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噼里啪啦”一阵响。以前大年三十晚上,姥姥会先把煮饺子的水烧开,然后喊姥爷:“老尹!水开了,准备!”姥爷就会抱起一大卷鞭炮跑下楼去。别人家买爆竹,最多买1000头的,可姥爷爱热闹,买爆竹最少也是5000头的。姥姥在楼上一手端着盘子,另一只手按住饺子,全神贯注地听着楼下的动静,“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巨大的声响从楼下传来,姥姥立刻用手一扒,饺子就都入锅了。这饺子下锅的时机有讲究:必须在爆竹声响的一刹那把饺子下锅里,不能早不能晚,就在那个点,这样才能福气满满。
我和弟弟听得兴味盎然,可是,现在禁燃鞭炮,我们也只能在心里向往那样的时刻了。
王钢老师的点评
吃饺子不稀罕,可是能把包饺子和吃饺子写得这么饶有趣味,还写出和包饺子有关的民俗与寓意,就比较可贵了。小作者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从点题入手,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兴趣,随后将亲身体验娓娓道来,生活气息浓郁,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文中,最有含金量的,是姥姥和妈妈的讲述。为什么啊?因为这是最能体现“家乡的风俗”的内容。姥姥讲的,是为什么要在除夕这天吃饺子,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妈妈讲的,则是怎么下饺子——以前人们为了图个吉利,下饺子和放鞭炮要同步进行,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除此之外,“我”和弟弟的表现堪称锦上添花——这是盎然的童趣,也是浓浓的节日氛围,更是合家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