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老师的课
我喜欢这个题目中的逗号。你读一读试试?“有你真好”“有你,真好”。这个逗号,传达出一种郑重,也表达了一种真情。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当语文老师?就是因为语文是如此美丽,有时候一个标点都意味深长。
那么,请向自己由衷感谢的人说出这四个字吧:有你,真好。
显然,这是一篇叙事文,而叙事是为了写人,确切地讲,是那个让你感到温暖、受到鼓励、得到安慰的人。
看到这四个字,我想到的,是我童年时的一个伙伴。
那时,我应该是我们班家境最不好的孩子。别的同学穿皮鞋、运动鞋,我穿的是妈妈为我做的布鞋;别的孩子下雨时打伞,而且是自动伞,我戴的是草帽;别的孩子放学时会买各种零食吃,我则是低着头快步地走过。
一天,我一进校门,就遭到了嘲笑。因为我穿的短裤,是用表哥的长裤截短后改成的,屁股上还有两个大大的补丁。
我是很不好意思的,甚至感觉受到了侮辱。
这时,我的那位伙伴挺身而出。对,他也不过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罢了,但是他把我挡在身后,大声地对那些看热闹的小孩儿讲:“有什么好笑的!走!走!”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吗?在那一刻,我的眼泪掉了下来。这眼泪里,有委屈,也有感激。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不是给你分享好吃的,和你一起玩耍的那个人,而是在关键时刻同你站在一起面对别人,甚至面对全世界的那个人。
那么,这次习作要怎么写呢?
首先,开门见山,点明题目。你想对谁由衷地说一声“有你,真好”?当然,读者对你笔下的主人公是不熟悉的,你有必要对他进行简单的介绍。就像我的那个小伙伴吧,我可以告诉读者,他叫赵冰,是我的小学同学。我还会告诉读者,他有点儿大大咧咧,有一次还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赵水。
其次,要概括地说明,你为什么会认为有他“真好”。就拿赵冰来说吧,我会说,因为他很仗义,会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接下来,就是文章的重点了,是最需要详细写的部分,也就是写令你的感激油然而生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一般来讲,如果一件事已足够,就只写一件。如果要写几件事,也要以第一件事为主,其他的可以一笔带过。要注意的是,这几件事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主题,比如他的善解人意,或者他的乐于助人。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对场景的描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事情介绍一下,而是要把那最打动人心的一幕进行生动的描绘。
依然拿我的素材为例吧。
我会怎样描写那一刻呢?
我刚进校门,就感觉到不对劲儿。有两个小孩儿从后面跑过来,超过我,又故意停下来看看我,脸上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笑。
我正感到纳闷儿,其他人也“哧哧”地笑了,而且对我指指点点。
我被围了起来,就像是动物园里的猴子。
我立刻意识到了,他们是在嘲笑我,嘲笑我的补丁。其实,我对穿带补丁的衣服这件事,是习以为常的。可是,今天穿上这条短裤的时候,我的确也感到了不自在。也许,是因为我长大了,开始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了。
就在这一刻,我的脸腾地一下热了,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眼泪也不知什么时候充满了眼眶——我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看什么呢!”
啊!是我的好朋友赵冰。
他站到我身旁,又向前跨了一步,把我挡在身后:“有什么好笑的!走!走!”
他的嗓门儿真大,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我的心头一热。
他转过身来,抓住我的胳膊:“走,咱们去教室!”
我几乎是被他拖着往前走的,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
有你,真好!
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你是我真正的朋友。
你发现了什么?
描写这个场景,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非常重要,尤其是最能触发“有你,真好”这一真情流露的细节,一定不要放过。像赵冰“站到我身旁,又向前跨了一步,把我挡在身后”,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非写不可。而最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作为当事人的“我”,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此时此刻的心理描写,要表现出心理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会在心里说些什么?
切记,结尾处最好再次写到“有你,真好”。这是点题,也是呼应,更能增强感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