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九: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点评:本考点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历年关于本考点的考题不多,题目的分布集中于控制的方法、措施,难易程度也比较稳定,考生可以参照历年考题理解本考点的具体内容。
知识要点集成
一、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
表3-17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
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区分历年常考。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内容
表3-18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内容
注:非重点知识点。
三、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措施见图3-2。
图3-2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措施
四、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
表3-19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
续表3-19
注:重要知识点。
经典考题剖析
一、2018年考题
适用于分析和描述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统计分析工具是( )。
A.直方图 B.控制图
C.因果分析图 D.主次因素分析图
答案:C
[解析]选项A、B是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的方法;理论上讲,选项C、D都是正确的,都是分析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但按照教材字面分析,因果分析图又叫树枝图或鱼刺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主次因素分析图也称为排列图,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产品)质量最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据此,本题选择选项C。
二、2017年考题
应用直方图法分析工程质量状况时,直方图出现折齿型分布的原因是( )。
A.数据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 B.少量材料不合格
C.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 D.数据分类不当
答案:A
[解析]直方图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其中有下列情形:
(1)折齿型分布。这多数是由于作频数表时,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所致。
(2)绝壁型分布。直方图的分布中心偏向一侧,通常是因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
(3)孤岛型分布。出现孤立的小直方图,这是由于少量材料不合格,或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所造成。
(4)双峰型分布。一般是由于在抽样检查以前,数据分类工作不够好,使两个分布混淆在一起所造成。
三、2016年考题
1.香蕉曲线法和S曲线法均可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香蕉曲线以( )为基础绘制。
A.施工横道计划 B.流水施工计划
C.工程网络计划 D.挣值分析计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香蕉曲线法的原理与S曲线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香蕉曲线是以工程网络计划为基础绘制的,S曲线是由一系列直方图累计而成的。
2.采用控制图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时,说明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有缺陷的情形有( )。
A.点子连续在中心线一侧出现7个以上
B.连续7个以上的点子上升或下降
C.连续11个点子落在一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外
D.点子落在两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外
E.点子落在三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附近
答案:A、B
[解析]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有缺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点子连续在中心线一侧出现7个以上;②连续7个以上的点子上升或下降;③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如连续11个点中至少有10个点在同一侧;或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出现在同一侧;④点子接近控制界限,如连续3个点中至少有2个点落在二倍标准偏差与三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或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连续10点中至少有4点落在二倍标准偏差与三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⑤点子出现周期性波动。
四、其他年份考题
1.下列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找出工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
A.直方图法 B.鱼刺图法
C.排列图法 D.S曲线法
答案:C
[解析]可用来找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方法包括鱼刺图法和排列图法,但鱼刺图法仅仅能够逐层排查,找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无法确定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而排列图法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
2.在下列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综合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方法有( )。
A.树枝图法 B.网络计划法
C.S曲线法 D.决策树法
E.香蕉曲线法
答案:C、E
[解析]S曲线法和香蕉曲线法是可用来综合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方法。
3.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可采取的组织措施之一是( )。
A.制订工作考核标准 B.论证技术方案
C.审查工程付款 D.选择合同计价方式
答案:A
[解析]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组织措施:
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监督按计划要求投入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巡视、检查工程运行情况,对工程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反馈,发现和预测目标偏差,采取纠正行动等都需要事先委任执行人员,授予相应职权,确定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并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除此之外,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还有: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人员;对工作进行考评,以便评估工作、改进工作、挖掘潜在工作能力、加强相互沟通;在控制过程中激励人们以调动和发挥他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培训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