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一: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点评:本考点内容的系统性比较强,学习本考点的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加快答题的速度;关于考题的形式,考生可以参照经典考题剖析的题目,通过题目的训练理解本考点的具体内容。
知识要点集成
一、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表3-2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规则
续表3-21
二、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表3-22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续表3-22
续表3-22
续表3-22
注:本知识点的内容必须理解,是案例课程部分内容的基础。
三、网络计划的优化
表3-23 网络计划的优化
续表3-23
四、网络计划执行中的控制
表3-24 网络计划执行中的控制
续表3-24
经典考题剖析
一、2018年考题
1.某工作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存在的绘图错误有( )。
A.多个起点节点 B.多个终点节点
C.存在循环回路 D.节点编号有误
E.有多余虚工作
答案:A、D、E
[解析]节点1、2均只有向外箭线,所以节点1、2都是起点。工作③—⑤属于多余虚工作。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而图中是节点7指向6,所以节点编号有误。
2.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两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2和13。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8,持续时间为3,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EFM=8+3=11,FFM=min{12-11,13-11}=1。
3.工程网络计划中,对关键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间隔均为零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工作 D.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
答案:B
[解析]选项A错误,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单代号网络计划,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若按照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除线路上的工作是关键工作外,还须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所构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选项C错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4.为缩短工期而采取的进度计划调整方法中,不需要改变网络计划中工作间逻辑关系的是( )。
A.将顺序进行的工作改为平行作业 B.重新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C.采取措施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 D.将顺序进行的工作改为搭接作业
答案:C
[解析]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的目标。
5.某工程网络计划执行到第8周末检查进度情况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H影响总工期1周 B.工作K提前1周
C.工作K尚有总时差为零 D.工作M按计划进行
E.工作H尚有总时差1周
答案:A、B
[解析]
二、2017年考题
1.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存在的绘图错误是( )。
A.多个起点节点 B.多个终点节点
C.节点编号有误 D.存在循环回路
答案:A
[解析]节点①和节点②都为起点节点。
2.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D有两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7和20,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2,持续时间为3,则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 )。
A.5 B.4 C.3 D.2
答案:D
[解析]自由时差是本工作与紧后工作时间间隔最小值,或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最小值-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即:min(17,20)-(12+3)=2。
3.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目的是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A.工作间逻辑关系 B.工作的持续时间
C.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D.工作的资源强度
答案:C
[解析]资源优化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4.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指( )的工作。
A.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最小
B.自由时差为零
C.总时差最小
D.持续时间最长
E.时标网络计划中没有波形线
答案:A、C
[解析]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三、2016年考题
1.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关键线路有( )条。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路线的概念。关键线路是AEH、ADM、CGM。
2.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
A.由关键工作组成 B.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均为零
C.由关键节点组成 D.相邻两项工作之间间歇时间均相等
答案:B
[解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相连,并保证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而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3.工程网络计划费用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在网络计划中,当有多条关键线路时,应通过不断缩短( )的关键工作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的。
A.直接费总和最大 B.组合间接费用率最小
C.间接费总和最大 D.组合直接费用率最小
答案:D
[解析]当有多条关键线路出现而需要同时压缩多个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应将它们的直接费用率之和(组合直接费用率)最小者作为压缩对象。
4.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 )。
A.工作A为关键工作 B.工作B的总时差为0
C.工作E的总时差为0 D.工作F的自由时差为0
E.工作D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答案:B、D、E
[解析]关于选项A,工作A的总时差=min{0+2,2+1,2+0}=2,所以工作A不是关键工作;关于选项B,本时标网络图关键线路有两条:B—F—G和C—F—G,所以工作B是关键工作,总时差为0;关于选项C,工作E总时差为1;关于选项D,工作F处在关键线路上,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关于选项E,工作D是终止于终点结点的工作,所以工作D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四、其他年份考题
1.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工作D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是( )。
A.2和2 B.1和2 C.0和2 D.0和1
答案:D
[解析]F和G最早开始时间是9和10,D最早完成时间是9,所以自由时差是0;由于F和G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是11和10,所以D的最迟完成时间是10,计算得到D的总时差是1。
2.计划工期与计算工期相等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工作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时,说明该工作( )。
A.一定是关键工作 B.总时差为零
C.总是差等于自由时差 D.自由时差为零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给出的条件,假设某工作的开始节点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为X,某工作的完成节点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为Y,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Z;该工作的总时差是某工作的完成节点最迟时间Y减某工作的开始节点(最早时间X+Z);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某工作的完成节点最早时间Y减某工作的开始节点(最早时间X+Z);所以该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Y-(X+Z),则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3.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
A.由关键工作组成 B.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距均为零
C.由关键节点组成 D.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均为零
答案:D
[解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利用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如前所述,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将这些关键工作相连,并保证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而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利用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关键线路。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4.某工程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计划执行到第5周检查实际进度,发现D工作需要3周完成,E工作需要1周完成,F工作刚刚开始。由此可以判断出( )。
A.A、B、C工作均已完成 B.D工程按计划进行
C.E工作提前1周 D.F工作进度不影响总工期
E.总工期需延长1周
答案:A、B、E
[解析]选项A,由于到第5周检查时D、E、F三项工作已经开始,说明A、B、C三项工作已经完成;选项B,D工作持续时间是6周,在第5周检查完成3周工作,说明D工程按计划进行;选项C,E工作持续时间是2周,E工作需要1周完成,说明工程按计划进行;选项D,F工作刚刚开始,说明延误1周,并且F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影响总工期;选项E,由于第5周检查时,F工作刚刚开始,说明延误1周,并且F工作在关键线路上,总工期需延长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