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解析

难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内第1年贷款700万元,第2年贷款600万元,年内均衡发放,且只计息不还款,年利率为8%。则编制该项目的投资估算时,建设期利息总和为(  )万元。

A.104.00 B.110.24 C.114.94 D.155.84

答案:B

[解题要点]

第一年的贷款利息=700/2×8%=28(万元)

第二年的贷款利息=(700+28+600/2)×8%=82.28(万元)

建设期利息总和=28+82.28=110.24(万元)

2.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贷款均为3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在运营期第3年末偿还800万元,则在运营期第5年末全部偿还贷款本利和时尚需偿还(  )万元。

A.1273.83 B.959.16

C.1579.16 D.791.04

答案:D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按题意画出现金流量图:

3.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5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贷款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在运营期后3年每年末等额偿还贷款,则每年应偿还的本利和为(  )万元。

A.444.22 B.413.52

C.560.49 D.601.34

答案:A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按题意画出现金流量图:

4.某企业于年初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其年有效利率为10%,若按月复利计息,则该年第3季度末借款本利和为(  )万元。

A.1611.1 B.1612.5

C.1616.3 D.1237.5

答案:A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有效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内容。年有效利率为10%,按照有效利率的计算关系式:年有效利率=(1+月利率)12-1,则月利率=(年有效利率+1)1/12-1,按月复利计息,则该年第3季度末借款本利和为1500万元×(1+月利率)9=1611.1万元。

5.某企业向银行借贷一笔资金,按月计息,月利率为1.2%,则年名义利率和年有效利率分别为(  )。

A.13.53%和14.40% B.13.53%和15.39%

C.14.40%和15.39% D.14.40%和15.62%

答案:C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年名义利率=1.2%×12=14.40%,年有效利率=(1+1.2%)12-1=15.39%。

6.某项目初期投资额为2000万元,从第1年年末开始每年净收益为48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0%,并已知(P/A,10%,5)=3.7908和(P/A,10%,6)=4.3553,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年。

A.4.17和5.33 B.4.17和5.67

C.4.83和5.33 D.4.83和5.67

答案:B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的求法,应注意到每年的考题都涉及考核静态投资回收期,或者与动态投资回收期一起考核,或者与净现值一起考核。本题的具体求解方法为:

(1)静态投资回收期(Pt)。

(2)动态投资回收期(P′t)。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在第5年末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为:

NPV=-2000+480×(P/A,10%,5)=-180.416(万元)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在第6年末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为:

7.在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中,净现值(NPV)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

A.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 B.最大公约数法、无限计算期法

C.最小公倍数法、无限计算期法 D.研究期法、无限计算期法

答案:A

[解题要点]净现值(NPV)用于互斥方案评价时,必须考虑时间的可比性,即在相同的计算期下比较净现值(NPV)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和研究期法。

8.下列关于投资收益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投资收益率进行方案评价时,方案可行的条件是投资收益率非负

B.总投资收益率是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值

C.资本金净利润率是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年息税前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值

D.鉴于投资收益率主观性比较强,以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不太可靠

答案:D

[解题要点]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将计算出的投资收益率(R)与所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Rc)进行比较:

(1)若R≥Rc,则方案在经济上可以考虑接受;

(2)若R<Rc,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投资收益率的应用指标。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投资收益率又可分为:总投资收益率(ROI)和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1)总投资收益率(ROI)。表示项目总投资的盈利水平。

式中:EBIT——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TI——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2)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

式中:NP——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

EC——项目资本金。

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投资收益率指标的优点与不足:投资收益率指标的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但不足的是,没有考虑投资收益的时间因素,忽视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重要性;指标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太强,换句话说,就是正常生产年份的选择比较困难,如何确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因此,以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不太可靠。

9.利息备付率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的(  )的比值。

A.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

B.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付利息

C.支付利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D.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答案:A

[解题要点]利息备付率(ICR)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

10.下列关于盈亏平衡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B.盈亏平衡分析不仅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还能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

C.盈亏平衡点越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弱,抗风险能力越差

D.盈亏平衡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答案:A

[解题要点]盈亏平衡分析虽然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选项B错误;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选项C错误;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选项D错误。

11.关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

B.财务内部收益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基准折现率

C.财务内部收益率受项目外部参数的影响较大

D.独立方案用财务内部收益率评价与财务净现值评价,结论通常不一致

答案:A

[解题要点]选项A正确,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选项B错误,内部收益率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而只需要知道基准收益率的大致范围即可。选项C错误,由于内部收益率不是初始投资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盈利率,因而它不仅受项目初始投资规模的影响,而且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选项D错误,用财务内部收益率与财务净现值均可对独立方案进行评价,且结论是一致的。

12.对于非国家投资的项目而言,投资者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其基础因素为(  )。

A.资金限制和投资风险 B.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

C.目标利润和投资风险 D.目标利润和通货膨胀

答案:B

[解题要点]非政府投资项目,可由投资者自行确定基准收益率。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②投资风险;③通货膨胀。总之,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是确定基准收益率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13.某方案的现金流量表如下,基准收益率为8%,计算动态回收期和净年值为(  )。

A.3年,132万元 B.3.21年,82.69万元

C.3.21年,89.97万元 D.3年,82.69万元

答案:B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动态回收期的计算过程为:

动态回收期=4-1+(|-33.27|÷147.00)=3.21(年)

净年值计算过程根据:

得:NAV=375.88×0.22=82.69(万元)

14.甲、乙两个建设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下表,已知基准收益率为10%,(P/A,10%,6)=4.355,(P/A,10%,3)=2.487,则最佳方案为(  )。

A.采用净现值法,NPV甲=306.5万元,NPV乙=43.5万元,甲方案最佳

B.采用最小公倍数法,NPV甲=306.5万元,NPV乙=443.5万元,乙方案最佳

C.采用年值法,NAV甲=70.38万元,NAV乙=17.49万元,甲方案最佳

D.采用研究期数法,NPV甲=175.03万元,NPV乙=253.67万元,乙方案最佳

答案:C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方法和所列指标的计算。选项A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两个方案的寿命期不同,不能直接应用该数据;选项B和选项D均是计算错误,选项C采用的方法和计算正确。选项C的计算过程如下:

甲方案现金流量图:

NAV甲=-1000+300×(P/A,10%,6)×(A/P,10%,6)=70.38(万元)

乙方案现金流量图:

NAV甲=-1200+500×(P/A,10%,3)×(A/P,10%,3)=17.49(万元)

15.在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时,如果A、B两个方案中缺少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不能正常运行,则A、B两方案称为(  )。

A.组合型 B.互补型

C.混合型 D.相关型

答案:B

[解题要点]在多方案中,出现技术经济互补的方案称为互补型方案。根据互补方案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互补方案可能是对称的,如建设一个大型电站时,必须同时建设铁路、电厂,它们无论在建成时间、建设规模上都要彼此适应,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其他项目就不能正常运行,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又是对称的。此外,还存在着大量不对称的经济互补,如建造一座建筑物A和增加一个空调系统B,建筑物A本身是有用的,增加空调系统B后使建筑物A更有用,但不能说采用方案B也包括方案A。

16.某投资方案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投资400万元,运营期每年年末净收益为15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2%,运营期为18年,残值为零,并已知(P/A,12%,18)=7.2497,则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

A.213.80万元和7.33年 B.213.80万元和6.33年

C.109.77万元和7.33年 D.109.77万元和6.33年

答案:C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和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现金流量图如下:

静态回收期计算过程如下:

静态回收期=8-1+(|-50|/150)=7.33(年)

净现值计算过程如下:

17.某项目有4种方案,各方案的投资、现金流量及有关评价指标见下表。若已知基准收益率为18%,则经比较最优的方案为(  )。

A.方案A B.方案B

C.方案C D.方案D

答案:D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评价寿命期相同互斥方案。将IRRj≥ic的方案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方案的增量内部收益率ΔIRR,若ΔIRR>ic,则说明初始投资大的方案优于初始投资小的方案,保留投资大的方案;反之,若ΔIRR<ic,则保留投资小的方案。直至全部方案比较完毕,保留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18.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时,可以采用的动态评价方法是(  )。

A.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增量投资回收期法

B.研究期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C.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D.净现值率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答案:B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内容为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要与静态评价的方法区别,还要注意区分动态方法中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所采用的方法。

19.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如果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可选用的分析指标是(  )。

A.净现值 B.投资收益率

C.内部收益率 D.借款偿还期

答案:C

[解题要点]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则可选用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20.采用进行投资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的优点是能够(  )。

A.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 B.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

C.投资项目风险的降低途径 D.说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情况

答案:B

[解析]盈亏平衡分析法揭示了项目风险的大小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未说明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和控制风险的途径。

21.盈亏平衡分析分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其中,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

A.只生产单一产品,且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B.单位可变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加成比例降低

C.生产量与销售量之间成线性比例关系

D.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答案:A

[解题要点]本题是2004年的考题。本题可以认为是2004年考题中最容易的题目之一。教材中给出了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包括生产量等于销售量;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22.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元,年固定成本为40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和单位产品价格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A.32%和82.11元 B.32%和82元

C.16%和82.11元 D.16%和82元

答案:A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不同方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其公式为:

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CF/(p-CV-t)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BEP(Q)/Qd

用销售金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BEP(Q)·BEP(p)

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CF/Qd+CV+t

根据题目:BEP(%)=BEP(Q)/Qd=[400/(100-70-100×5%)]/50=32%

BEP(p)=CF/Qd+CV+t=400/50+70+BEP(p)×5%

BEP(p)=78/(1-5%)=82.11(元)

23.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建成投产后的(  )越小。

A.盈利的可能性 B.适应市场能力

C.抗风险能力 D.盈亏平衡总成本

答案:D

[解题要点]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量和收益或成本也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24.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万元),则按净现值确定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B

[解题要点]理解敏感度系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第一步,计算敏感度系数:

根据不同因素相对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据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敏感的因素。本题计算得到净现值确定的敏感度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不考虑正负):②营业收入—①建设投资—③经营成本。

25.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则该建设项目投资额变化幅度的临界点是(  )。

A.+8.13% B.+10.54%

C.+12.31% D.+16.37%

答案:C

[解题要点]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不可行。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净现值Y与投资额变化幅度X的方程式:

Y=-13X+160

当Y=0时,X就是该建设项目投资额变化幅度的临界点,即X=+12.31%。

26.在建设产品生产中应用价值工程原理时,应(  )。

A.在分析结构、材质等问题的同时,对建筑产品的必要功能进行定义

B.首先确定建筑产品的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功能分析和评价

C.在分析功能的基础上,再去研究结构、材质等问题

D.在分析结构、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确定建筑产品的功能

答案:C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内容是价值工程的有关特点。其中特点之一是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具体来说功能就是效用。对于建筑产品企业生产的目的,也是通过生产获得用户所期望的功能,而结构、材质等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目的是主要的,手段可以广泛选择。因此,价值工程分析产品,首先不是分析它的结构,而是分析它的功能。在分析功能的基础之上,再去研究结构、材质等问题。

27.在价值工程活动中,价值指数VI的计算结果不同,采取的改进策略也不同。下列改进策略中正确的是(  )。

A.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提高功能水平

B.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降低功能水平

C.VI<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增加成本

D.VI>1时,是否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应做进一步分析后再确定

答案:B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内容是价值功能分析。其中:当VI<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当VI>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个原因是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最后一个原因是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必列为改进对象了。

28.某产品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进行方案创新,产生了甲、乙、丙、丁四个方案。有关各方案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则优选方案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题要点]方案创新后的方案评价,价值指数最大的为优选方案。本题的关键是计算价值指数,根据价值指数=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功能指数=1和∑成本指数=1,将以上表格填好,可以得到甲为优选方案。

29.某产品各个零部件功能重要程度采用0—4评分法的结果见下表。

在不修整各功能累计得分的前提下,零部件Ⅲ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

A.0.167 B.0.375

C.0.292 D.0.208

答案:C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采用0—4评分法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

采用0—4评分法计算任何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都是这种方法。

30.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方法是(  )。

A.环比分析法 B.动态比率法

C.强制评分法 D.权衡分析法

答案:D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工程经济学中,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它是指(  )。

A.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B.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补偿

C.考虑通货膨胀所得到的补偿 D.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E.投资者的一种收益

答案:A、B、D、E

[解题要点]从本质上说,利息是由贷款发生利润的一种再分配。在工程经济学中,利息常常被看作是资金的机会成本,这是因为如果放弃资金的使用权力,相当于失去收益的机会,也就相当于付出一定的代价。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利息体现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做的必要补偿。总之利息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者是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补偿。并不是因为通货膨胀所得到的补偿,但通货膨胀会导致资金贬值,往往会使利息无形中成为负值。

2.在工程经济学中,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下列关于利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B.利率的高低受资金的供求的影响

C.投资风险的大小往往影响利率的高低

D.利率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因此利率是由国家制定的

E.利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与借款本金之比

答案:A、B、C、E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影响利率的因素和利率在工程经济中的作用。关于选项A,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这是因为如果利率高于利润率,无利可图就不会去借款;关于选项B和C,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资金的供求情况和投资风险的大小;关于选项D,利率不是由国家制定的,但利率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关于选项E,利率是在单位时间内(如年、半年、季、月、周、日等)所得利息与借款本金之比。

3.关于年有效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当每年计息周期数大于1时,名义利率大于年有效利率

B.年有效利率比名义利率更能准确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C.名义利率一定,计息周期越短,年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差异越小

D.名义利率为r,一年内计息m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r/m

E.当每年计息周期数等于1时,年有效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答案:B、D、E

[解题要点]若用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利率周期有效利率,并将利率周期内的利息再生利息因素考虑进去,这时所得的利率周期利率称为利率周期有效利率(又称利率周期实际利率)。所以年有效利率比名义利率更能准确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已知利率周期名义利率r,一个利率周期内计息m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i=r/m。在名义利率r一定时,每年计息期数m越多,ieff与r相差越大。当计息周期数m等于1时,年有效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当计息周期数m大于1时,年有效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4.对经营性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分析拟订方案的(  )。

A.盈利能力 B.偿债能力

C.抗风险能力 D.财务生存能力

E.可持续运行能力

答案:A、B、C、D

[解题要点]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和抗风险能力评价。

5.方案创造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专家打分法 D.专家检查法

E.专家意见法

答案:A、B、D、E

[解题要点]方案创造中为了引导和启发创造性的思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哥顿法;

(3)专家意见法;

(4)专家检查法。

6.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内部收益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该指标的特点包括(  )。

A.内部收益率需要事先设定一个基准收益率来确定

B.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C.内部收益率能够直接衡量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程度

D.内部收益率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

E.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而言,其内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

答案:B、D、E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内部收益率的有关基础知识。内部收益率这个指标非常抽象,考生要非常重视,内部收益率是每年都要考核的内容。在教材中关于内部收益率的特点的论述:内部收益率(IRR)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而只需要知道基准收益率的大致范围即可。但不足的是内部收益率计算需要大量的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计算比较麻烦;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来讲,其内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

7.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经济方案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二者的共同特点包括(  )。

A.均考虑了项目在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B.均取决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而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

C.均可用于独立方案的评价,并且结论是一致的

D.均能够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

E.均能直接反映项目在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情况

答案:A、C

[解题要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均考虑了项目在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不能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也不能直接反映项目在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情况;净现值可用于单方案和多方案的评价,而内部收益率可用于单方案的评价,而对于多方案的评价,只适用于独立方案的评价;内部收益率取决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而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但净现值取决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并且受项目外部参数的影响。

8.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有(  )。

A.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B.年折算费用法

C.增量投资回收期法 D.方案重复法

E.无限计算期法

答案:A、D、E

[解题要点]年折算费用法和增量投资回收期法均属于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动态方法,方案重复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和无限期计算法均属于互斥方案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

9.有三项投资,资料如下,要比较哪项投资有利,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NPV法 B.NAV法

C.最小公倍数法 D.IRR法

E.ΔIRR法

答案:B、C、E

解题要点:本题比较简单,题目考核的是不同计算期的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本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NAV法、最小公倍数法和ΔIRR法。

10.造成价值工程活动对象的价值系数V小于1的可能原因有(  )。

A.评价对象的显示成本偏低 B.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C.可能存在着不足的功能 D.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

E.可能存在着过剩的功能

答案:B、D、E

[解题要点]V<1,即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现实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

11.利用功能指数法进行价值分析时,如果VI>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目前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应具有的功能要求

B.功能过剩,已经超过了其应具有的功能水平

C.功能成本比较好,正是价值分析所追求的目标

D.功能很重要但成本较低,不必列为改进对象

E.实现功能的条件和方法不佳,致使成本过高

答案:A、B、D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功能分析。关键要理解下列内容:当VI>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个原因是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最后一个原因是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必列为改进对象了。

12.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常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包括(  )。

A.优缺点列举法 B.直接评分法

C.加权评分法 D.比较价值评分法

E.几何平均值评分法

答案:B、C、D、E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Delphi)法、优缺点列举法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

13.寿命周期成本为设置费和维持费的合计额,也就是系统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费用估算的方法有(  )。

A.费用模型估算法 B.参数估算法

C.类比估算法 D.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

E.权衡分析法

答案:A、B、C、D

[解题要点]本题考核的是寿命周期成本费用估算的方法。包括:费用模型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注意与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