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理论的起源

一、关于现代化理论的起源

“现代化”的基本词义一般是指辞典或者字典里有关“现代化”的解释或者定义,涉及对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习惯用法。因此,分析“现代化”的基本词义,有助于我们搞清楚现代化的含义,帮助我们加深对现代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武术现代化下定义。

“现代化”一词是由“现代”一词衍化而来的。“现代化”一词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它是一个动态名词。modernization是从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词典》的解释,modern是形容词,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状态性质,指现代的、时髦的;二是表示时间,指现代的,大约自公元1500年开始一直到现今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西方划分历史中的中世纪后的现代史时期。这两层含义在性质上没有领域限制,适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时间的范围上只规定了开始时间,没有规定结束时间。modernize是动词,其含义为“使其现代化”,或者“成为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使其适合现代化的需要”。由此,modernization就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二是实现现代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现代化”既可以表示一个成为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新发生的变化,或者最新的变化(最先进的水平)。

综上可知,“现代化”是指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在时间尺度上指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发展过程,在价值尺度上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

对“现代化”进行词义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诠释“现代化”的含义。对现代化含义进行科学分析就是从专业理论层面解释“现代化”的基本范畴,其中包含了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涉及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属性、结构等。

迄今为止,学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表述仍存在一定差异,对“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化”,有必要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从而为武术现代化定义的诠释奠定基础。

关于现代化的含义,马崇明认为,所谓现代化,首先是“化”的问题,它是人类理性的选择,即社会发展主体已经认识到变化的基本方向和变化的必要性,这是现代化与近代以前社会变迁的区别;其次,现代化就是社会发展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为契机,引起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改变。因此,马崇明对现代化的定义为:现代化就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及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的过程。[1]

何传启提出了两次现代化的理论,并具体阐述了两次现代化的含义。他认为,从总体上看,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过程;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中。第一次现代化,即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即新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