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竞技指标分析

第二节 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竞技指标分析

竞技指标下设1个二级指标和4个三级指标。第一,关于国内具有段位的人数指标的分析。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中国武术协会在总结大会上通报国内具有武术段位的人数为149 531人,从全日本剑道联盟内网管理系统检索得到日本国内具有剑道段位(包括荣誉段位和段前级)的人数为1 889 261人、具有空手道段位的人数为41 484人。如图4-1和图4-2所示,日本国内具有剑道段位的人数比空手道多,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剑道在日本国内发展更加繁荣,竞技水平高,在世界范围内占主要地位,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状况,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国际化发展。空手道是奥运项目,调查发现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官网上竞技项目的登录会员人数为53万人,而日本国内具有空手道段位的人数却不足5万人,这从侧面说明了日本空手道竞技水平在国际上并不一定处于领先地位,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赛事的开展。中国武术占居中位置,武术段位制开展最晚,发展却很迅速,但受国情影响,段位制最先在群众体育中开展,随后逐渐延伸至专业武术运动员群体,因此国内具有武术段位的人数不能作为评价武术竞技水平的权威数据。相较于日本武道,中国具有武术段位的人数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武术竞技水平,武术段位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4-1 日本国内具有剑道段位的人数分布图

图4-2 日本国内具有空手道段位的人数分布图

第二,关于举办国内权威赛事场次指标的分析。从国内赛事数量来看,通过对大石纯子老师的访谈得知,以2019年为例,日本剑道居首位,共41场;其次是空手道,共26场;最后是武术,共14场。从参赛组织构成来看,日本剑道参赛组织来自各个领域,如警察、财团、学校、教练员等,同时兼顾不同年龄层次,如青少年、壮年、高龄人群等,并且每项赛事举办延续性长、计划性强,如“全日本剑道演武大会”举办了115届。中国武术赛事发展相对较晚,2019年包括散打在内共举办武术赛事14场,每项赛事受众人群广泛,参赛人数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众武术的发展。

第三,关于举办国际赛事场次指标的分析。从国际赛事举办数量中可以看出运动项目是否具有国际基础。通过调查发现,2019年,中国举办国际武术赛事5场,日本举办国际剑道赛事2场、国际空手道赛事16场(表4-3),其中包括欧洲、亚洲、世界杯等等级赛事。通过对佐藤成明老师的访谈得知,空手道是亚洲运动会、泛美运动会、欧洲运动会、非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是2015年欧洲运动会中唯一一个非奥运项目。武术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非洲青年运动会项目,但是始终没能进入欧洲运动会,在整个欧洲地区,只有4个国家习武人数在5 000—10 000人,72.7%的国家和地区习武人数在5 000人以下,习武人数少于500人的国家有8个。由此可见,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良好,但相对于空手道而言仍显逊色,国际化发展是武术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4-3 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竞技指标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