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逆向思维,发掘内心兴趣

第3节 逆向思维,发掘内心兴趣

要学会用逆向思维发掘个人内心兴趣,先要明白到底什么叫兴趣。

兴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擅长类似,是对比出来的:擅长是和别人比,兴趣是和自己比。

图2-3 什么是兴趣

假设有五件事情摆在一个人的面前:唱歌、跳舞、吃饭、睡觉、爬山,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必须选择做其中一种,如果这个人选择的是爬山,那么爬山就是他最感兴趣的。

因此,兴趣是对比出来的,毕竟大多数人都“爱好广泛”。

怎么给兴趣排序?很多人认为排起来很困难,是因为他们用了正向的思维排序,因此很难排,这时就要运用逆向思维。

一、“只留一个”

第一步:把自己感兴趣的所有事情,用脑力激荡法[3]一个不漏地写下来,列在一张清单上。

第二步:开始不停地跟自己说——假如这些选项里有且只有一项可以保留,其他什么因素都不考虑,最想保留的一项就是自己最喜欢的。

当然,这种方法有一个弊端,就是一旦选项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很难区分,这时还可以用另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二、逆向排序

第一步:同第一种方法,把自己感兴趣的所有事情,用脑力激荡法一个不漏地写下来,列在一张清单上。

第二步:列好之后,假如有20项,拿出一支笔,问自己——在这20项中,如果必须取消一项,会先取消哪一项,被取消的这项的排名就是第20位。

第三步:然后再问自己——在剩下的19项中如果必须取消一项会先取消哪一项。以此类推,最后剩下的那个,就是你最感兴趣的。

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你就可以把兴趣罗列出来,发掘自己内心最大的兴趣。

把兴趣找出来之后还不够,还需要盘点和验证,验证这是不是自己最大的兴趣。

笔者之前培训学生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选得并不精准,须知,真正能成为未来个人志业的兴趣和普通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它要符合如下图所示的三个特点。

图2-4 志业与普通兴趣的区别

你需要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做这件事,如果没有钱、没有回报,你是否还会继续做?如果此时得到的答案是绝对肯定的,那么第一关通过,它代表这的确是你的兴趣,但还不足以通过验证。

第二个问题:如果做这件事既没有金钱,同时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困难,困扰和阻挠来自四面八方、层出不穷,这个时候你还愿不愿意继续做下去?如果这个时候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就代表这个兴趣不是你最大的兴趣,因为这个愿望不够强烈。而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第二关通过。

第三个问题:如果做这件事不问金钱、不问回报,即使在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也会毫不犹豫地做下去,并且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是痛并快乐着。过程很苦,有时会处于低谷,你能否享受整个过程并乐在其中?

如果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就可以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人在选择兴趣的时候只考虑了第一层——不计回报,只是喜欢做,就以为是真正的兴趣,但这个程度是不够的,并不足以支持你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课堂演练

读者可以按照上文的方式倒推,把清单列出来之后一步步按逻辑反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