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脚踏实地,结合天赋兴趣

第4节 脚踏实地,结合天赋兴趣

一、天赋、兴趣与实际结合

如何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与职业方向相结合?要考虑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要素。

图2-5 将天赋与兴趣和职业相结合的三个要素

天赋,你擅长做什么。

兴趣,你想做什么。

实际,将你的实际情况、所处的社会环境、地域环境、家庭要求与当下的公司平台、部门、岗位一一进行对比。

二、当下与未来的结合

另外,还要盘点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方面:当下和未来。

盘点当下,就是目前会什么、想做什么。盘点未来想要什么。

图2-6 盘点“当下”和“未来”

(一)结合当下与未来的个人兴趣

可以把想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再按照第一兴趣、第二兴趣、第三兴趣的顺序进行排序。

假如按排序法最终保留的唯一兴趣是做培训老师,那么这就是你的第一兴趣。

但是你当下可能并不具备做这些的条件,那么倒推过来,在做培训老师前,还可能想做HR管理者,或者做到HR经理、总监也可以,这就是你的第二兴趣。

当发现短期之内做HR经理、总监也比较困难时,就可以在HR六大模块里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那个,如果最终想做培训师,那么就选择培训模块,这就是你的第三兴趣。

这时再结合当下实际考虑,得出:未来的兴趣是做培训师,中期的目标是做HR管理者,短期的目标是做培训模块的专业人士,这就是将当下与未来的个人兴趣相结合。

(二)结合当下与未来的个人擅长

即要盘点自己是不是真的擅长做培训、擅长做HR管理者,或者擅长做招聘。做招聘对人有一些特质上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招聘人员其实是半个销售人员,身上具备一些销售人员的特质,比如用户导向和结果导向,而且需要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别人的个性,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去甄选、发现别人的价值观。招聘人员不仅有嘴巴会讲、动作快这些特质,还要善于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一言一行,同时要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要在谈判谈薪资时换位思考,同时也知道这个人需要什么,以便配置比较合适的岗位。这就是做招聘需要的特质,也是你当下需要的擅长点。

如果你以后给自己定位要做培训师,这个时候就要评估自己是不是具备做培训师必要的擅长点以及能否达到岗位要求了,培训师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讲师类型的,要求现场“煽动力”非常强,个性里最好有红色性格中的外向、开朗,脑筋要很灵活,能够随机应变,等等。如果一个人比较内向,平时也不喜欢和人沟通,那么如果他的定位是做讲师,他应该会非常吃力。

第二种,教练类型的,需要非常有耐心,因为教练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别人。

所以,如果一个人性格比较火暴,属于那种“一点就着”的脾气他要做教练型的培训师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笔者所在的公司曾经出现过一个类似的情况,当时公司正对设备管理部的新进大学生进行培训,其中一位讲师技能很熟练,而且很多“疑难杂症”他都能够随手处理,甚至修复之后的设备让设备厂家都刮目相看。但这个人脾气非常古怪,稍微有点不称心就“撂挑子”,甚至对人冷言冷语当时,他在给学生现场讲解一个设备工作流程的过程中,就因为有学生不理解多问了几句,这位讲师就当场“发飙”,把几个学生训得下不来台不说,甚至无视培训进度,直接不再培训了。这就是选择讲师的环节出了问题:讲师的任务更多是讲解,给提问人答疑解惑如果没有耐心,势必是不成的。

第三种,咨询顾问类型的,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和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顺序一步步关联起来。

讲师型的培训师更擅长表演、演绎,像一个演员,教练和顾问型的培训师更像一个编剧、一个导演,会一步步地引导学员。

同样是做培训师,不同类型的特质要求不一样,这时你就要评估自己:虽然我现在在做招聘模块,但以后想做培训师讲什么内容,如果讲招聘内容,未来要成为一个讲师型的老师还是教练型的老师等。

(三)结合当下和未来的平台

最后,结合目前平台的需要。你可能觉得自己适合做招聘,但目前公司很稳定,几乎每年都没有招聘需求。虽然现在大多数公司给HR定的岗位名称都是人事专员、人事经理,但实际上每个公司对这些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的核心、重点在招聘模块上,有的在培训模块上,有的在绩效模块上,有的在薪酬模块上,还有一些公司的重点在人事事务工作上。这时,就算你擅长做招聘,但如果公司短期之内没有招聘需求,只重视绩效,你就要考虑公司当下需不需要做招聘了。

盘点之后,你发现公司未来几年都不需要招聘,就说明这个平台不适合你。短期只能在这里学习基本功,把招聘技能提升一部分,但也很难提升到自己想达到的水平。因此,当下只能先做好绩效,同时附带做一些招聘的业务,当招聘技能水平从1分提升到2分之后,如果还想提升到3分、4分的水平,从未来职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就要考虑这个平台还能不能满足自己了,你也许需要换工作,换岗位、换部门,甚至换公司。

这就是如何将个人当下想要的、未来想要的以及当下个人擅长的和未来擅长的,还有当下平台需要的以及未来平台需要的相结合,做好三者之间的平衡,最终确定自己的长期职业定位、中期职业定位和短期职业定位,以及近期、目前或当下的职业定位。

文章中的内容都可以在笔者开发的《职业规划表》(详见附录)中找到对应,读者可结合表单对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