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兹卡的思念
郑培民任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时,经常到永顺去视察工作,和土家族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知他调到省里后,当地老百姓都舍不得。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永顺县委、县政府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永顺县巨大变迁,土家族人民感谢党、怀念毛主席的电视专题片。因为永顺县是土家族聚居地,所以片名定为《毕兹卡的思念》。片子拍好之后,决定请一位省里领导题写片名,大家自然就想到了郑培民。
1993年11月下旬,永顺县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兼史志办主任彭剑秋和县史志办的一个同志来到长沙,找到了省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彭对喜。说明来意后,彭对喜当即给郑培民的秘书张国骥打电话,转告了永顺县委、县政府想请郑培民同志为“毕兹卡”题词一事。郑培民当时正在开会,张国骥就在一张便笺上记录了这事。
11月29日,彭剑秋他们又来到彭对喜的办公室。彭对喜告诉他们,郑培民的题字已经写好,随即在一张便笺上写了一封短信:“国骥同志:你好!今有永顺县委办副主任彭剑秋同志前来领取培民同志为专题片《毕兹卡的思念》的题字,请接洽并引见郑副省长为盼。”
彭剑秋他们拿着彭对喜的推荐信来到省政府办公厅,受到了郑培民的热情接待。郑培民亲自为他们沏茶,让他们不要拘谨,谈话尽可以随便,并说他们来一趟省城不容易,问住处安排好了没,冷不冷。
接着,郑培民拿出已写好的题字,递给彭剑秋说:“字写得不好,年轻时也没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不过一来盛情难却,二来我在湘西工作过很长时间,对湘西人民有感情,永顺我去过很多次,那里的老百姓待我很好,不把我当‘官’待。因此,尽管写不好也只得勉为其难了。一共写了三张,都不如意,两张没落款,那张落款的是自认为写得好一点的。你们用哪一张都可以,即使都不用,叫别人另写也可以,不要认为是副省长写的就非用不可,学问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职位的高低。”
“没想到身为副省长的郑培民同志这么谦虚,其实他的字写得很好,刚健强劲,一如其人。”彭剑秋事后感叹不已。
郑培民还对彭剑秋他们说:“你们是搞地方志的,能不能搞点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土家族虽然有语言无文字,但源远流长,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可惜现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太少了啊!”郑培民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这令彭剑秋他们很感动。
在送彭剑秋他们离开时,郑培民又说:“请替我向永顺的老百姓问好,高坪乡雨龙村的胡治桂大嫂和向大军现在生活好吗?1990年那次我在那里突然晕倒,还多亏他们照料;灵溪咱竹村的胡维新现在富了没有?他还是我当州委书记时的扶贫联系户呢,回去后有机会替我问候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