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的气质神韵

“天府文化”的气质神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天府之国”之于华夏大地,既意味着物质上的富庶,又代表着文化上的昌盛。“天府之国”涵育千年的“天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内涵上看,“天府文化”是个复合概念,不仅能囊括其时空范围内的各种文化门类,同时也能统摄不同主题和层次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天府文化”自李冰治水萌生,经历千年沧桑,而后逐渐积累壮大。古蜀文明是其生发的土壤和基础;汉代文翁兴学,教化成都;三国蜀汉刘备君臣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经济和文化的持续繁荣,令成都在唐代荣获“扬一益二”的盛名。五代十国时期,前后蜀又以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富庶的物质经济,聚集一大批躲避战乱的文人墨客,创造出花间词、西蜀画为代表的杰出作品,开有宋一代文化艺术之风气。宋代成都商贸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人才荟萃,蜀学崛起,在全国独树一帜。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兼容南北,贯通东西,成都以开放包容的气度纳海内之士,取各家之长,融以独特滋味,凝众志以成城。“天府文化”不局限于某朝某代,而是一种贯通历史、当下和将来,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地域文化。

弘扬现代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都传承着“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焦高新技术、汽车以及航天航空等特色产业,成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勇于先行先试,持续发挥示范作用。成都散发着优雅时尚的文化气质,“快工作、慢生活”,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成都有着优游雅致、从容不迫的时尚慢生活。从太古里的国际潮流,到锦江河畔的惬意漫步,成都的安逸与闲适无处不在,成都也被冠以“中国最美幸福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宜居城市”“最佳时尚生活城市”等美誉。成都人秉持着“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有着豁达、开明的大智慧,在生活中磨砺意志。面对“5·12”地震的大灾难,成都人能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当“蓉漂”成为时尚,海内外英才汇聚蓉城时,成都为这些在成都打拼未来的年轻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便利环境,给予他们崇高的礼赞和尊敬。成都保持着“友善公益”的文化温度,成都人以善良、友爱、热情、宽厚、互助等优秀品德,培育出一种既平和适逸,又知人情冷暖的社会氛围。公交车上礼让座位的点滴温暖,誉满华夏的成都“健忘老人”事件,感动中国的梁益建医生……成都人的好善乐施、友爱互助在点点滴滴的身边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载于2017年6月7日《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