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辑要》简介
《中医临床诊疗辑要》这本书是由.周贤华编创作的,《中医临床诊疗辑要》共有44章节
1
前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各个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行之有效的特色治疗方案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工作极...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肺系病症 第一节 感 冒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二、名家医案借鉴 第二节 咳 嗽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二、名家医案借鉴 第三节 哮 证 一、...
3
第一章 肺系病症
...
4
第一节 感 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
5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风为主因。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 2)邪有兼夹。 ...
6
二、名家医案借鉴
1.吴佩衡医案——风寒束表 王某,男,42岁。 主诉:发热头痛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昨夜(相对就诊时而言)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
7
第二节 咳 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一般...
8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
9
二、名家医案借鉴
(一)外感咳嗽 1.漆济元医案——风寒袭肺 冯某,男,52岁。 初诊日期:1981年12月19日。 主诉:咳嗽3d。 现病史:3d来头痛,恶寒,鼻流清涕,咳嗽痰...
10
第三节 哮 证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本节所论哮证包括西医学所说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
11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外邪侵袭。 (1)外感风壅阻肺气,气不布津——津液凝聚成痰。 (2)吸入烟尘花粉:影响肺气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2)饮食...
12
二、名家医案借鉴
(一)发作期 1.蒲辅周医案——冷哮 余某,女,52岁。 初诊日期:1991年1月24日。 主诉:喘哮数年,加重1年。 现病史:喘哮数年,反复不愈,去冬受寒后呼...
13
第四节 喘 证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他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
14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喘证的成因虽然很多,但概要而言,不外外感与内伤两方面,外感为六淫侵袭;内伤可由饮食、情志、劳欲、久病所致。有邪者为实,因邪壅于肺,宣降失司;...
15
二、名家医案借鉴
(一)实喘 1.漆济元医案——风寒壅肺 柴某某,男,53岁。 初诊日期:1994年12月3日。 主诉:咳喘间作10余年。 现病史:患咳喘10余年,冬重夏轻,许多...
16
第五节 肺 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发绀、...
17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久病肺虚:如内伤久咳、支饮、哮喘、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之出纳失常,还于肺间,日久导致肺虚,成...
18
二、名家医案借鉴
1.许公岩医案——痰浊壅肺 吴某,男,62岁。 初诊日期:1990年12月18日。 主诉:患者慢性咳喘史30余年,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慢性咳喘史30余年,2...
19
第六节 肺 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而出现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咳吐脓血为特征的病症,属于内痈之一。西医学中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症如肺脓肿、化脓性肺炎、...
20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感受风热。 风热病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风寒袭肺,蕴结不解,郁而化热,肺受邪热熏灼所致。西医学所称吸入性肺脓肿多属此类因...
21
二、名家医案借鉴
1.赵绍琴医案——初期 崔某,男,58岁。 初诊日期:1989年10月9日。 主诉:咳嗽胸痛10d。 现病史:患者自两周前因患感冒,自觉发冷发热,3d后出现咳嗽...
22
第二章 脾胃系病症
...
23
第一节 胃 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可持续性,也可阵发性发作。常伴见脘闷、纳呆、嗳气、大便不调等。西医学中的腹部疾病均可表现为胃脘部位的...
24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方面,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1.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
25
二、名家医案借鉴
1.施今墨医案——寒邪客胃 时某某,男,52岁。 主诉:胃脘疼痛间作10年,近发3d。 现病史:胃脘痛10余年之久,时发时止,饮食失调或饥饿则发作,得食少缓。平...
26
第二节 痞 满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
27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六淫之邪,邪盛入里,或误下伤正,邪气乘虚内侵,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 2)内伤饮食。 暴...
28
二、名家医案借鉴
(一)实痞 1.蒲辅周医案——饮食内停 林某,男,57岁。 初诊日期:1963年2月23日。 主诉:胃脘痞胀1个月。 现病史:因过食,1个月来胃脘胀,吞酸嗳气,...
29
第三节 呕 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西医学以...
30
一、临证思辨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分析 1.病因 1)外邪犯胃。 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 由于感邪之不同,又有寒呕与热呕之分。 2)饮食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