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关系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联系起来,而维系这些关系的可以是血缘,婚姻,友谊,合作,交易,兴趣,但有时也会是竞争,敌视与对抗。若以人作为节点,不同种类的关系作为边,每个人都可以勾画出一张以自己为中心的网。这张网包含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亲友和同事,也包含了不那么熟悉的邻居和远方的老友。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个人的社会网络。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健康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网络上的邻居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个人是一只萤火虫,且我们的发光规律受到与临近萤火虫的影响,即邻居萤火虫发光会增加我在下一个时刻发光的概率,那么,无须多时,整个萤火虫群体机会涌现出如同潮水涨落般地共振,所有萤火虫同时发光而后同时熄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ncase.me/fireflies/,自己调整控制参数,并把Nudge Thy Neighbor选项调成On。)
人类的社会网络也存在着类似的涨落规律。十年前流行的穿着,音乐,小说,电子产品,或网络用语,也许与现在流行的完全不同。但不仅如此,一系列对社会网络传染与传播的研究中,耶鲁大学的Nicholas Christakis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James Fowler在2007年左右得出了若干个惊人的发现:肥胖可以传染,情绪可以传染,抽烟可以传染,甚至合作与奉献精神也可以在同事之间传染。Christakis和Fowler(以下简称CF)的第一篇关于肥胖传染的论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在其中,他们找来了马萨诸塞州Framingham这座小镇经过30多年累积的5124多名居民的健康与社会关系的数据(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在这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问卷会让受访居民提名所有生活在小镇上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妹,子女,配偶)与至少一位密友。CF将每三年的社会关系数据做成一张网络,其中黄色节点代表BMI超标的肥胖者,而绿色节点代表未肥胖者(如图:4-2)。他们希望通过观察网络的变化以及严格的统计分析来判断1)肥胖是否变得更为普遍;2)肥胖在社会网络上是否聚集成团,且这些集团是否向外扩张。CF的研究显示,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体重超标者不但在数量上有显著的增加(黄色节点数),BMI指数(身高体重指数)也大为增长(黄色节点的大小)。更为惊人的是肥胖者之间聚集成团,在如图所示的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黄色节点集团,且这些黄色的集团更多的出现在网络的中央。CF利用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来衡量肥胖聚集的程度,将观察的网络聚集程度与随机网络的肥胖聚集程度做比较,证实了这种肥胖聚集确实在统计上存在。CF发现肥胖者不但与他们直接相连的亲属与密友的肥胖程度直接相关联,这种关联的影响力还波及网络中“三度分离”的人,即你的健康与体重的状态能与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健康与体重状态相关联。同样的,CF也发现,一个人的快乐并不仅仅改变你身边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朋友,以及他们的朋友的朋友。在你微笑的时候,整个世界也会对你微笑。

图4-2 社交关系网络
图注:网络中2200个节点代表子网络中的人。包围节点的圆圈颜色代表性别,蓝色为男性,红色为女性。节点大小正比于人的BMI指数。黄色节点表示体重超标(BMI>=30,绿色节点表示体重未超标),而绿色节点表示体重正常。节点之间的连边代表社会关系。连边的颜色代表关系种类。
但问题来了,肥胖(或任何一种行为与观念)在网络上的这种关联与聚集是如何产生的?社会网络理论给出了三种解释。一,人与人相互影响,即肥胖从一个人传染到了另一个人。我们称之为社会影响理论。比如,朋友聚会用餐,朋友点了大份的薯条汉堡与可乐,那我可能会觉得过度的食用快餐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我的点餐量也增加了。二,肥胖者更倾向于与其他肥胖者为友。我们称之为同质相吸(Homophily)。同质相吸是社会网络中最常见的规律。个体之间往往会因共同兴趣或行为结为朋友,从而导致了该种行为在网络局部聚集。三,共同环境决定了社会网络上相连的人有近似的行为。比如,在你与你好友所住的社区新开了家汉堡速食店,于是你们经常各自在深夜去光顾这家速食店,同时曝露于速食店的影响。从而在网络上看,紧密相连的节点会出现体重同时增加或降低的现象。由于网络的内生性问题,即节点间相互反复影响,如何能准确地推断出哪种解释更合理?CF巧妙地利用了社会关系的有向性解决了该问题。若甲提名乙为其好友,但乙并未提名甲为其好友,如果乙的体重增加导致甲体重增加,而反之却不成立,那么这即是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甲乙之间社会影响的存在。统计分析发现若甲乙两人相互提名彼此为好友,那么其中一人肥胖会增加另一人肥胖的风险近百分之两百。若甲提名乙为其好友,但乙并未提名甲为其好友,则乙肥胖可导致甲的肥胖风险增加百分之五十。但反之则不成立,即对于同样的甲乙,甲肥胖并未导致乙的肥胖风险增加。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仅仅像潮流那样来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