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常见问题与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11.3 常见问题与分析
①OSPF与RIP的区别有哪些?
解析:
OSPF对跨越路由器的个数没有限制,它使用的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择基于跳数,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较低的延迟和开销。
OSPF的路由广播更新只发生在路由状态变化的时候,采用IP多路广播来发送链路状态更新信息,这样可以节约带宽。而RIP 不是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而是定期地广播路由表,这对网络的带宽资源是极大的浪费,特别是对大型的广域网来说。
OSPF在网络中建立起层次区域概念,在自治系统中可以划分网络区域,使路由的广播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链路中资源的浪费。而RIP 网络是一个平面网络,对网络没有分区域。
OSPF收敛速度较快。而RIP收敛速度较慢,在大型网络中收敛需要几分钟。
OSPF在路由广播时采用授权机制,使用认证功能,保证了网络安全。而RIP没有认证功能。
②为什么要分区域,其优点体现在哪里?
解析:划分区域的根本原因是如果一个区域的路由器太多,势必造成LSDB 过大,从而会对路由器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会延缓收敛的时间。同时,一旦出现路由动荡,会造成大规模的OSPF重新计算,造成路由器负荷过重,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网络问题。因此,划分区域就是为了减少OSPF 资源的要求和屏蔽网络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