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觉的作用

二、感觉的作用

人物的感觉,即演员逼真地感受到并表现人物的“心理—形体”状态。它是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演员要准确地按照剧情发展和人物心理,掌握人物总的感觉和各个情境中的感觉状态,才能体现出人物的真实。

(一)感觉引出角色行动的有机性和真实性

先有感觉,才能有行动。然而,因为表演艺术的假定性与预知性,所以演员往往从行动入手去捕捉难以抓住的人物感觉,也常常通过人类感觉的共通性去直接获取人物感觉。人物感觉引发人物的心理欲望,最终产生有机、真实的行动。

美国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杜丝先生》中扮演杜丝小姐。作为一名男演员,霍夫曼为了找到演妙龄女郎的感觉,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去观察人物。他去看电影,有时还化妆出去逛商店、进饭馆和泡酒吧。他第七次从街上回来时,高兴地叫起来:“我找到杜丝的感觉啦!”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中不仅仿效女人的姿态十分逼真,而且真正体验到了女性角色的内涵。因此,影片中杜丝的行动,无论是到电视台应聘,还是参加演出,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使观众感到那么有机和真实。

(二)感觉中包含行动,感觉是行动的深化

人物的感觉是通过人物一系列的行动并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形体、表情、语言等传达出来的。行动是实现感觉的途径,感觉中必然包含着行动,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人物感觉的准确把握又源于人物的内心体验与真实情感,那么,揭示人物心灵的过程,必然使得人物的行动得以深化。

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在赌场输光后,驾车冲上街头。他拧开录音机开关,里面传出歌曲《红太阳》的旋律,接着,他带着微笑随之唱了起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王启明拼命“吞噬”过别人,现在他被别人“吞噬”了。长长的镜头始终停留在王启明的脸上,而王启明始终在微笑着。在这一特定情境下,他在以他的方式排遣内心的痛苦和压抑。演员对人物独特、准确、富有创造性的感觉和把握,使我们感受到人物内心存有的一种自虐和自我报复的快感,更感受到他内心的失落和虚无。人物的感觉体现着人物的行动和内涵,也给观众以深长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