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本书记录了丹尼斯·罗伯特森(1890~1963年)一生的生活工作,他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该校的校友。本书并不力求写成一本权威性的传记,而是力求解释罗伯特森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的一名伟大思想家的原因。本书也力图揭开他的激情和灵感之源,并力图揭示他与他的工作之间的所有重要的因果关系。要找出一名经济学家的个性特征与他的经济学思想贡献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非易事。这使得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

我衷心感谢《经济学界伟大的思想家》的主编托尼·瑟韦尔教授,感谢他推荐我的书稿,并一直给予我鼓励。我还要特别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埃里克·杜伯,感谢他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对书稿准备和校对工作给予的帮助和建议。

我衷心感谢以下机构和个人: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的《理解丹尼斯·罗伯特森:伟人和他的工作》(乔汀汉,2000年);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的《丹尼斯·罗伯特森生活和工作随笔》(弗伦奇,高登,2007年);丹尼森和普雷斯利的《罗伯特森的经济政策》(1992年);哈考特的《凯恩斯和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们》(1985年);希尔的《凯恩斯、货币和货币主义》(1989年);佩治的《A.E.豪斯曼:一个评论性的传记》(1983年);皮格的《纪念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25年);普雷斯利的《罗伯特森经济学:对罗伯特森在工业经济波动方面研究的回顾》(1978年),节选自《罗伯特森经济学文集》;罗宾逊夫人、奥斯汀爵士及莫格里奇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作品集》(1971~1989年);罗宾斯的《一个经济学家的自传》(1971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丹尼斯·罗伯特森的《工业经济波动研究》,1948年);罗德里奇出版社(丹尼斯·罗伯特森,后来再版的《货币》,1922年;丹尼斯·罗伯特森,《银行政策和价格水平》,1926年:被泰勒和弗朗西斯出版社授权使用);肯尼思·克拉克的遗产(克拉克,《森林的另外一部分:自画像》,1974年);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的院长及同事们(本森的日记);J.M.R.布朗夫人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校长及同事们(罗伯特森的论文);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校长及同事们(《剑桥大学年鉴》);克里斯托弗·约翰逊先生(菜昂内尔·罗宾斯的通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院长和学者们(《巴西里昂》;威尔金森的《国王学院的百年》,1980年);伊莫金·托马斯夫人和海雷布瑞社区(伊莫金·托马斯,《海雷布瑞学校:1806~1987年》,1987年);以及不列颠学会,它允许出版社复印图片用于本书封面的设计。我尽力追寻每一个文献的来源出处,尽管如此,还难免会有无意的疏漏,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将会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的调整。

我还要感谢巴思爵士约翰·布拉德菲尔德和米罗·凯恩斯博士,还有罗宾·马里斯教授,他们对丹尼斯·罗伯特森的回忆以及他们提供给我的资料,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

我还要再次感谢从事计算机工作的西蒙·布莱克曼为本书提供的宝贵的技术支持。同时,我还要感谢印度Pondicherry,Integra大学的吉达·娜伦和她的同事们,她们成功地使用项目管理技术来编辑本书。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最后要说的是,本书的文责由我一人承担。

戈登·弗莱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