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新”人挺好
一 博
一博,现主持江苏交通广播网《全城热恋》节目。参与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江苏广电总台“十大优秀员工”“内容创制杰出员工”,江苏广播“优秀主持人”。
时光倏忽而过,在江苏广播的15年就好像只是转了个身。
我是“选秀”出道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在2008年1月提前到了。江苏广播金牌DJ大赛的全国十强(我挺厉害吧)黯淡无光地等在会议室的门口,谁说上台比赛是最紧张的?赛后见领导才可怕!真不是我们胆子小,而是听说里面坐着几十个电台最大的领导,如果没被看上就直接回家,而且他们都不会笑……
▲西祠堂巷8号9楼江苏交通广播网
那天进去之后的场景,跟想象的差不多,对面坐了满满三排,他们会不会笑,我没敢仔细看……
对了,忘了说最重要的事,那天之后,我成了江苏广播的一个“新人”。
一条微博的“一博”
我的第一档节目是《男生宿舍》。当我从躲在被子里听节目的学生,变成节目主持人时,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不!我感觉直播间真小!
要是能像电视一样,在一个大演播厅直播,现场还有观众,多好啊!结果……
在我上节目的第一个月,梦想就实现了!那一年《男生宿舍》在江苏广播“播ing网”开始了视频直播,每天深夜11点,西祠堂巷8号都会传出几十个人的笑声。
后来手机开始智能化,2010年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做新节目《微博私访》,我问了一句话“微博是啥?”然后就“被迫”成为了微博的第一批用户。不到半年,粉丝数突破10万,我应该是红了吧?毕竟那时候还没有多少“僵尸粉”。直到今天,我非常不活跃的微博里,还会收到私信“当年每天都要听你的节目,一直记得‘我是一博,一条微博的一博’”。
▲我和我的历任搭档们,以及蹭照片的音频制作邱瑜老师
从那时开始,我开启了“交广新人”的疯狂模式——连续五年,每年换一个时段,换一档节目,换一个搭档。当时我想,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不再是一个“新人”呢?
从“新人”到“新”人
让我感知到自己不再是一个新人的,不是进台的年限,而是我终于有了一个固定搭档:杨阳。我们合作第一档节目《一路阳光》的时候,微信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我们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从只有我们俩关注,到粉丝破十万,我们还不满足,决定尝尝鲜——做真人四格漫画,全不全国不知道,但肯定是江苏第一,从文本、拍摄到后期,就只有我们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听众也非常喜欢。
喜欢“折腾”可能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于是后来又有了《一博碰杨阳》,我们从广播进入网络,从主持变身主播,在大蓝鲸率先实现音视频同步直播,在抖音里试水带货。2021年,我们又有了第三个“宝贝”《全城热恋》,有了自己的社群、自己的品牌活动。2022年“520”,我们首次利用“视频连麦”的方式帮助四地青年男女线上相亲。
从最初的可听,到现在的可看、可交互,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坚持“初心”,但我确实一直在“出新”。我们是广播没错,但好像又不止是广播;我是进台了很久没错,但好像还是原来的一博。你问我进台15年的感悟,我想回答你,做个新人挺好,嗯,喜欢创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