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陪伴最好的时光
柳 笛
柳笛,现主持江苏健康广播《美丽夕阳》节目。获中国彩虹奖、全国对台广播优秀“播音奖”、江苏广电总台“十佳编导(编辑)”、江苏广播“十大名优节目”、最具“新媒体影响力”主持人。《美丽夕阳》节目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2018年,我与热心听友、收音机收藏爱好者陈清祖老师共同完成了一部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收音机的故事的专题片,在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播出。作为一名收音机爱好者,他40年来收藏了5000多台收音机。而我,通过收音机向听众传递声音也有30多年了,专题片拍摄时,初上电台的青涩,从录播转为直播时的磨炼,节目被认同时的喜悦,与听众相处的和乐等历历在目……幸运的是,我依然在这个岗位上奉献着,通过声音,将一个人的美好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胸膛!
1999年,那年是国际老年人年,我和同事创办了《长青金钥匙》节目,着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着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同时把目光聚焦到空巢老人,希望通过节目传递公益的理念。2007年,节目升级为《美丽夕阳》,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从事主持过新闻、音乐、文学以及经济类节目,老年节目占据了我大半职业生涯,也是我付出最多、感动最多的节目。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收音机的故事》,柳笛(右一)在拍摄现场
通过《美丽夕阳》节目这个平台,我和我的同事以中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所有和中老年人相关的社会群体为收听主体,把江苏老年人自己的正能量故事讲述出来,让更多中老年群体在文化、养生、趣味等方面有所收获,将最新最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乐趣带给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尊老养老的共识,服务于社会奉献社会。在《美丽夕阳》节目里,我接过一位89岁老婆婆打来的电话,指名要为“柳笛”唱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婆婆唱得很慢,每个字都像打在我的心上,唱完歌后老婆婆说:“谢谢你每天的陪伴,你就像我的孩子,每天这个点我都会来听,会为你守候。”听到这话,我泪眼朦胧。我将老婆婆的通话记录刻成CD,时常会拿出来听一听,质朴的话语却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声音陪伴最好的时光。
▲丹青不知岁月老——柳笛(右)和书画家们在笔会现场
我以节目为平台,有效整合多种资源,积极做看得见的广播。和同事们一起打造了江苏首个老年文化艺术节、江苏省中老年趣味运动会、江苏省老年诗歌朗诵会、江苏省老年大学合唱节,时光与爱情——爱在漫漫人生路、同步新时代,智享夕阳红——江苏省“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等众多大型活动,通过活动使节目更具核心价值、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当广播从听到“看”,我和他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听他们讲时代的变迁,感受经过时间洗涤后沉淀的智慧,内心翻涌,他们并未老去,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岁月悠长,回忆很多,感动常在。我会把《美丽夕阳》做到退休的那一天,和节目还有电波那端的听众一起慢慢变老。时间留不住,声音在流逝,但记忆与当时的那份悸动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