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梨园,做传统文化的摆渡者
摆渡者
刘 璐
刘璐,现主持江苏文艺广播《梨园漫步》节目。省戏剧家协会、省昆剧研究会理事,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广联专家评析一等作品,总台“十大优秀员工”“十优主持人”,江苏广播“十大名牌节目”“优秀主持人”。
江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承重地,也是一片戏曲的沃土,“百戏之师”昆曲在这里发源,传承于今六百多年;“徽班进京”从这里启程,绽放成为京剧艺术之光;江苏还孕育出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梆子戏、柳琴戏等多种地方戏曲。作为戏曲广播栏目,《梨园漫步》致力于展现戏曲工作者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为戏曲名家和戏迷票友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听众了解戏曲、欣赏戏曲提供媒体平台。
我主持《梨园漫步》整整21年。同事们开玩笑说,如果21年前一个孩子刚出生,那么他现在应该快大学毕业了吧。是啊,创办《梨园漫步》时,我还是个广播新人,而如今戏曲拓展了我人生的半径,生命空间变得宽广而厚重。
▲融媒体演播室直播
其实,最初我做戏曲节目非常偶然。刚入台时,我主持早间资讯节目,有机会完成了“采编播合一”的转型。年轻的我对未来有无限憧憬,一心希望能钻进一个专业方向里,渐进积累地成长。于是,我向领导提出:让我来做做戏曲节目吧。
若说与戏曲的渊源,或许是从小受长辈的影响,爷爷奶奶的哼唱,还有跟着当教师的妈妈去学校看文艺宣传队练功、排练节目,被戏曲唱腔深深吸引。上学后发现,戏曲是民族记忆的鲜活载体,历史书上那些文字通过五彩缤纷的戏曲变得生动、丰盈。听的是戏,眷恋的是乡音乡情。
我不愿拘泥于戏曲节目的传统套路——播放选段,主持人串场报剧名,我希望这是一档“时尚戏曲”节目,能随时点播、实时互动,符合更多当下人们的视听审美。我的小目标,要让戏曲界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戏迷在这里找到共鸣。后来,我又多了一份“野心”,要让广播业界在这里找到标杆。
▲应邀担任央视戏曲大会嘉宾(2018年北京)
《梨园漫步》不仅让戏曲有观众、有现场、有人气、有知音,而且还使不同剧种相互交流学习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在推广戏曲方面,《梨园漫步》开创了许多“第一”。比如:第一个在全国进行戏曲节目联动直播,与央广中国之声、上海戏曲广播、陕西文艺台等进行连线互动,听众反响强烈;第一个专门面向学生听众设置戏曲单元,周六开设假日版《梨园同乐会》,还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戏曲快闪等创新活动;又如,先后发起成立了江苏、长三角、全国的“戏曲广播联盟”,打造最具创新力、影响力的戏曲传播协作平台;第一个与网络互动的广播戏曲节目,从“网上戏迷论坛”到“融媒体演播室直播”,再到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全球网友戏迷大赛”,开创了广播戏曲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模式,并打造了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融合传播矩阵,守正出新,让《梨园漫步》成为“流量密码”。
以节目为载体策划的“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已成功举办十六载,成为我省每年一度的高水准戏曲艺术盛会和以弘扬传统艺术为宗旨的文化惠民项目,还被列为加快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品牌活动之一。一台晚会能长盛不衰,如果要说有秘诀,那就是不断挑战与创新。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从事戏曲文化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是戏曲使我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