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戏,流金岁月

天天有戏,流金岁月

小 月

小月,现主持江苏健康广播《流金岁月》节目。 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创优节目一、二等奖;江 苏省、南京市剧协会员;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 研究会副秘书长。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忆,如大海潮涌。蓦然回首,数十年青春年华,竟然是每日与话筒相伴而行。

起初,我也是个聆听者,有一天我应邀踏进了这座广播大楼,一位前辈主持人程俊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她也成为我广播事业的引路人。在有了两年多的实践经验后,我被推荐到了当时的江苏新闻综合频率,从事《戏曲大观园》节目的采编播工作。

粉墨登场,昆曲《牡丹亭》游园

我从小喜欢戏曲艺术,幸运的是,此后我的职业生涯也和戏曲节目结缘。从《戏曲大观园》《黄金大戏院》,到《天天有戏》,再到《流金岁月》等等,多年的热爱与耕耘让我收获了更多的职业成长。

记得有一年采访戏剧梅花奖颁奖演出,只身跑到扬州,当时还很稚嫩的我“潜入”现场,找到德高望重的京剧名家尚长荣,老先生没因我这无名小卒而怠慢我,欣然接受了采访,让我感受到了江苏广播的社会影响力,也为我凭添勇气。后来又成功采访到那一届的本土梅花奖获得者李政成、陈澄等,还有陕西秦腔的李小峰、河南豫剧的杨红霞,以及来自福建、四川等地的梅花奖获得者。全程的跟踪采访,让我很快跟演员们熟悉起来,在后台,他们聊着梨园圈的趣事,感叹着戏曲在现代生存的不易,表达着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关注和宣传的愿望,让我更加感受到肩上的一份责任感。

在采访中,福建高甲戏的丑行戏让我大开眼界,河南省豫剧团的获奖演员杨红霞接受我的采访时,清唱《朝阳沟》的唱腔,让我感受到了豫剧的魅力。 采访归来后,我将众多采访录音剪辑浓缩到创优专题节目《听梅——第21届“梅花奖”采风》中,最终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创优节目二等奖。在广播前辈们的指导下,后来的创优专题节目《三国戏中话赤壁》《戏苑飞歌》《蝶恋花》等都取得了好成绩。

左:锡剧艺术家沈佩华;右:昆曲艺术家张继青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的初心,多年来我始终坚守这个信念,兢兢业业地工作,通过广播这个声音舞台,将戏曲艺术的魅力传播得更远。因为在我心中,不仅有一份热爱,更有一份责任。时光流逝,如戏如歌,回首之时,所有的成长都仿佛变得显而易见。来到生活广播部后,我承担戏曲节目《天天有戏》和怀旧音乐节目《流金岁月》的编播工作,广播,给了我事业成长的平台,也给了我发挥兴趣爱好的舞台。这三尺播音台,值得我一辈子去坚守,我会更加努力,相信,在融媒体时代,我还有更多提升空间,去发挥去成长,去成为一个新时期复合型的新闻工作者。

戏曲名家李正华、王新农和部分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