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王大嘴
王 鹏
王鹏,现主持江苏文艺广播《曲苑茶楼》、故事广播《板凳故事会》节目。获中广联“十大书声主播”,江苏广电总台“十佳记者”,江苏广播“优秀主持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电台大门口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同志跟门卫交流说:“我最喜欢文艺广播的节目主持人大嘴巴,我想见他,我希望和他合影留念。”门卫就讲了:“老同志,你不能光靠一个外号就找人家主持人,你得告诉我人家这位主持人叫什么名字?”老同志一听:“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我就记得他叫大嘴巴。让我想想,他叫大嘴巴脸盆。”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笑话,大嘴巴就是我,我就是脸盆,不,我是王鹏。我是文艺广播的主持人,我的代号就是大嘴巴,人家也叫我王大嘴。为什么会有这个代号?这得从我刚到江苏文艺广播工作的时候说起。我是2002年来到文艺广播工作的,当时是在广告部做健康咨询类节目主持人。后来,到了2003年的时候。文艺广播在AM1053要单独做一组节目,于是在文艺广播内部挖潜,向各个部门征调人员。
当时,文艺广播广告部的主任常珩老师和刘二龙老师,就向时任文艺广播的负责人蒋宁总监推荐了我。为什么会推荐我?当时在文艺广播内部进行了几次联欢会中,初出茅庐的我表演了几个节目,赢得了满堂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节目是说电影《大腕》里面,李成儒扮演那个角色的台词。我一气呵成地说完了,而且表情丰富,大家当时笑得连筷子都扔到桌子底下去了。所以,他们觉得这个小胖子讲笑话儿有一套。大家一致表示给他做一档节目,让他说说笑话儿,讲讲故事挺好的。于是,我在文艺广播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节目《开心词典》。
一开始做节目的时候,我用的就是王鹏的本名。但是,当时叫王鹏的人太多了,以至于虽然节目的收听率很高,但是人家不太能记住我的名字,而且会把我和其他电台的同名同姓的主持人串到一起去。我就在想:如何才能让我的主持播音名有特色呢?老编辑范承斌范伯伯给我出了个主意:“你在节目当中,可以给自己起个外号。”我就琢磨了,起什么外号好呢?胖子,大鹏,小王,都不行。后来,我一拍脑门想到了。我在节目里面,经常会穿插南京话,南京人把会说、能讲的人称之为大嘴巴。好的,我的外号就叫大嘴巴了,没想到这个主持播音名一下子就火了。大家觉得这个名字朗朗上口,挺亲切,就像在他们身边的一个人一样。以至于到现在,“大嘴巴”这个外号比我的本名还要响亮。后来,为了能够进一步有属于自己的“标识”,我就把我的姓加上了,我的代号就正式设定为“王大嘴”。
时光荏苒,江苏广播已经走过70年了,掐指一算,连头带尾,王大嘴这个代号在江苏广播的节目里面也已经喊了20年了。我热爱语言艺术, 经常参加曲艺演出,我是“相声张派艺术”非遗传承人、南京评话重要传承人。当然,我更热爱我的广播主持工作。在我现在主持的节目当中,王大嘴也成为了一个脱口秀小栏目的名称。我非常喜欢我的这个代号,相信这个代号还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面继续陪伴大家,和大家一起开心高兴!
最后要和大家说一句话:记住了,我的代号是“王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