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长交给时间
朱 燕
朱燕,现主持江苏健康广播《天天向上》节目。获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宣讲员;依托节目首创“江苏广播小记者团”。
“大家好,我是一名记者,今天我讲述的故事来自我的采访……”2021年,作为唯一的“编外”人士,我有幸参加了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南京教育好故事的比赛。这对一名教育条口的记者来说是一种荣耀,然而,这份肯定来之不易。
2016年6月,最初主持《天天向上》的几个月,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名“侦探”。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切从零开始。那段时间,每天一早,我就登录南京市教育局官方网站,翻看本地报纸,找出其中有意思的新闻,再通过114查询号码,就相关内容深度采访。由此,我和一批学校建立了初步联系。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看到一条“玩转汉字”的新闻,我好奇汉字可以怎么“玩转”,便通过114查询到南京市教育局相关处室的电话,说明来意,对方向我介绍这是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一个语文教学研究项目,并表示可以接受邀请,走进直播室。那天的节目,直播室变身“玩转汉字”微课堂,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项目负责老师介绍项目实施情况,让听众知道了快乐识字的理念和方法。
▲2021年南京教育好故事比赛
此后,由于和南京市教育局建立了联系,采访更为顺畅,《天天向上》节目制作了《校长来了》《成长不烦恼》《班主任周记》等系列节目,其中,通过大蓝鲸APP新媒体平台中分享的就有400多期。
2021年《天天向上》节目成立了“江苏广播小记者团”。世界读书日街头采访,高考加油,对话“奋斗者号”主驾驶……这支小队伍每月会有一次主题采访。对这些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独自完成采访并不容易。小记者陈勃为在南京图书馆门口的第一次采访,始终迈不开步,爸爸妈妈两个人轮番鼓励,他的小脸涨得通红,还是张不开嘴,后来一位热心的奶奶看出了他的窘迫,几乎是脸贴脸地凑上去主动“被采访”,帮他完成了任务。当天的采访心得中他这样写道:“奶奶是我成功采访的第一个人,她让我有勇气去采访更多的人,下一次活动我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2021年高考前夕,小记者在东南大学门口采访,“穿着学士服的姐姐”说:高考是通往成功的捷径,考了一个好大学不一定代表着你就成功了,因为高考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和爸爸同龄,在读博士的叔叔”说:学习之路必将辛苦漫长。学习没有捷径,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这些道理,也许家长已经跟孩子说了无数遍,而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一些亲历者说出的时候,是那么有说服力。那一刻,我和孩子们都收获着成长的喜悦。
▲带领江苏广播小记者采访
我原想收获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森林。拨打114查询学校电话的时候,我不会想到,围绕教育我们可以开启那么丰富的节目分享;组建小记者队伍的时候,我也不会想到,我们会触碰到那么精彩的人和故事。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出发?去向何方?可能会有些模糊,但是不要犹豫,只要勇敢地迈开第一步,就是成长,收获也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