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听见的,是你的微笑
于 洋
于洋,现主持江苏交通广播网《交广双声道》节目。节目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先后获江苏广电总台“十佳记者”“十佳编辑”,江苏广播“优秀主持人”。
时光闪回,2001年7月,阳光恣意奔放在金陵的梧桐道上,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经历一路“过关斩将”,有幸成为即将开播的江苏交广网的第一批记者。之后的每一天,都与交广网密不可分……
刚入职后,我是新闻调查节目《透明直播室》的记者。那时候,拿着采访机走出电台大门,总想有一天能做出几个“让业界为之一振”的选题。日子就这样过去,虽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选题,却能感觉到自己的步履越发稳健。忘不了我和程鸣(你没看错,就是那个现在整天在《开心方向盘》里说笑话的程鸣)第一次暗访黑车时被黑车司机“包围”的惊心动魄,忘不了在采访全省司机为身患重症“的姐”捐款时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忘不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被热心司机认出后把采访车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时的激动不已……
▲和搭档张晨一起主持“交广富民行动”直播
2004年,我从记者转型成为主持人,接手舆论监督节目《交广双声道》,这一做就是18年。有人说:于洋,你的声音比你同龄女孩显得成熟,骨子里透出一股抵挡不住的理性。是的,因为《交广双声道》就是要为当事双方搭建意见交流、公开对话的平台,让矛盾找到合理解决的途径,所以,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勇气,更要客观、公正,用理性分析代替感性思维。
18年来,经过我们处理的选题成千上万,我经常会被人问起:于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很抱歉,真是太多了。《盐城长途客运站发出的大巴,你敢坐吗》独家调查播出后,引发全省交通客运企业大检查;《打白条的城管局长》,投诉人6年要不到的欠款,在报道后12个小时之内全部归还完毕,相关当事人被依法处理;常熟奔驰车主的车辆五次维修仍未解决故障,节目组介入调查,依照“汽车三包”为车主成功争取到换车的权益,成为全国首例;独家报道的《体检报告“迟发”5个月,复查已是肝癌晚期》当天登上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头条,阅读量在短时间内均突破10万+,190多家媒体转载,仅新浪微博“热搜”话题的阅读量就达到7000万。
▲2020年,省交通厅全媒体直播室正式启用,于洋与嘉宾合影
每当听到电波中投诉人发自肺腑的道谢,每当看到更多的听众在互动平台留言,通过节目他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和增添了保护自身权益的方法,那一刻,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正是这18年,让我成长为一个成熟、理性、深刻的专业广播人,并执着地坚持在舆论监督节目的道路上,风雨兼程,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