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广播那些事儿

我和广播那些事儿

言 亮

言亮,现主持江苏交通广播网《交广晚班车》节目。多次获江苏广播“优秀主持人”称号。作品获江苏广播新闻奖一等奖。

1996年 9月

老爸在家闲得无聊,把家里一个很大很旧的老收音机捣鼓出了声音,高兴地对我说:以后可以听广播了。老爸每天准点收听,我就跟着被动收听。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听到一个中年男人在广播里逻辑缜密、并不乏激情地评论新闻,很意外、很新鲜。于是,生平第一次迷恋上一档广播节目,对主持人的渊博、深刻、犀利、幽默,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里隐隐有了这样一个念头:我也很想成为这样的人。

2007年 3月

正式加入江苏广播交通频率以后,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每周完成两篇播出时长为半小时的新闻调查专稿,同时,还要完成日常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

当时新闻部有一档主打节目,叫《新闻调查》,听名字就知道,是一档充满了调查、暗访的节目,大夏天的,我在南京江北一个工地上暴晒了一下午,就为了采访一个开发商延期交房的事情;大冬天的,我潜伏在黑网吧里,观察来上网的未成年人;大半夜的,为了暗访洗头房,差点被暴打一顿……

2022年 5月

我又一次主持“博物馆奇妙夜”的现场直播。每年在这个节目里,都要对话4位以上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包括像原南博院长龚良先生这样的大家,我们会一起解读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介绍南博当季特展以及背后的策展思路等等,这些专业的内容,要求主持人必须保持自我学习能力,尽管在文本准备阶段可以提前对话题和背景做足功课,但是广播直播节目天然自带的“脱口秀”属性,在直播中,要让访谈嘉宾找到最自然的语言状态,发掘他的高光时刻,必然要求围绕嘉宾,有话题的延展,这时候就对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和话题把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学和博物馆学是硬功夫,除了大量的阅读提前去学习相关的背景资料,没有捷径可走。博物馆奇妙夜7年了,7年中,作为主持人,我也逼着自己阅读大量的历史和文化相关书籍。而面对当下媒体融合传播的要求,这些知识储备又在自己做互联网音视频产品时,无形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和王丹一起主持“传统文化开学第一课”

最后的话

江苏广播即将迎来开播70周年,此刻传媒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优质内容不再会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精品的音视频内容成为稀缺产品……江苏广播的积淀在此刻成为了传媒竞争格局的关键,知识付费、播客、音视频同步直播……这些新兴的概念不断刷新一个老广播人的认知,唯有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对新事物的热情,才有可能在新格局下,继续去挖掘声音的价值……

以上是我18年广播职业生涯当中的一些只言片语。时间总会冲淡很多东西,也会沉淀下一些东西。在江苏广播70周岁之际,想告诉我们的听众,江苏广播,他是一个媒体,一个信息处理发布平台,同时,他也记录着江苏广播人的喜怒哀乐,希望你愿意和我一样,永远爱她……

主持2021知识跨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