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学学涯

第一节 规划大学学涯

生涯导入

许多在校学生并不在意自己以后会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更没有考虑过筹划自己的未来,直至临近毕业就业时才充满遗憾地叹息、感慨:“如果重上一次大学,从大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大学虽然看起来是一场“长跑”,但本质上还是“短跑”,时间转瞬即逝,要有全程冲刺的准备。

学涯规划的目的,不是要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变成最好的你自己。

生涯知识

大学学涯的主体内容是学习,包括专业调整、辅修、选修、校际交流、直接深造和直接就业等,当然也包括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经历。大学就读经验是指大学生对其自身与大学环境中的人、事、物所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认识和体验,如大学生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是如何利用时间的?一学期所阅读的书的数目是多少?一学期所写的论文是多少?除了各科考试成绩之外,大家究竟在大学收获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

在座的同学们应当对你的大学就读经验有一个主观的评价:你在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大学活动中究竟做了什么?譬如,你是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你听了多少次讲座?你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你是怎样与教师和同学交往的?你给老师们打多少分?在与教师和同学交往时你都谈论什么?你对校园环境有什么看法?你对自己在读期间的收获评价如何?

1.正确的学习策略

在其他方面保证合格水平,然后在某一方面集中精力学习,达到高于平均的水平;理工科学生要学得专一些,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一般性知识上;对于文科学生,建议多看相关专业的书籍扩展知识面,但也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在某一领域超出平均水平,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通常情况下,如果你在某一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超出周围绝大多数人时,就可以超出平均水平了。

2.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现在开始,说到做到,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消除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脱离计划的诱惑;培养一种以前没有的习惯,为防止半途而废,关键是“熬过前三天”。简单的事天天做就成了不简单,“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目标要现实可行,习惯也要数字化,如每天背单词30分钟等;“不动笔墨不看书”,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不能看到哪里算哪里。

知识链接

4S读书

(1)浏览(Surveying)

读者在正式对书籍进行阅读之前,可通过快速浏览,初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浏览将使你了解阅读材料的组织形式,确定需用的最佳阅读方式,快速高效地组织思考过程,完成阅读目标。

(2)略读(Skimming)

读者在没有充足时间、足够兴趣,或根本没有必要仔细地阅读某些材料的时候,以很快的速度阅读,适当降低理解率,并略去部分内容,来获取文章要旨和自己需要的内容。通常关于某个课题的大量略读,比细读一两本书要好得多,能帮你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多的知识。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读第一段或前两段的全部,以便弄清文章的整体背景。然后快速扫视每段的首尾句或前几行,因为主题句通常位于段落的首尾。后面的几段可以略去许多句子,最后一段通常包含全文的总结,一定要全面阅读。略读速度大致为普通阅读速度的2倍以上,其目的是以最快速度获取文章的主题。

(3)寻读(Scanning)

主要用于从材料中找出某些信息,而不需要阅读全部。如在报上寻找某类信息、查找电话号码簿、翻词典查生词。寻读的目的是快速准确地找出资料和信息,应在心中默记提示词,熟悉信息的排列次序,避免无关的词语、思想的干扰。找到后,就应仔细阅读了。

4.研读(Studying)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当需要对作品做出评价,或者吸收全文的观点、理论时,应进行细致、思辨地研读。读者在研读时,必须细心,有时需要停下来重读或思考、记忆,体会字里、言外之意,以便完全地理解材料。最重要的是:读书要能快能慢,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精读、研读的,要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

3.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郎格兰首先提出的,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它将大学学涯的阶段再向前延伸,直接涉及终身学习的范畴。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教育时期包括人生的各个阶段,而不限于青少年时期;要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并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在人生任何时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培养、发展人的潜能;建立有关人类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应做“改行的状元”,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4.学涯规划的实例

绘制大学4年的目标计划表,有助于帮你更清晰地设定目标,完成职业规划。

一年级的分年目标,主要是迅速地适应大学的学业和生活,包括:①评价自己的学习才能和学习习惯,如果必要,加以提高;②在学习上建立一个好的起点;③在第二学期或暑假,应聘一份兼职的工作;④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⑤适应新环境带来的新责任;⑥享受大学生活。

二年级的分年目标,主要是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包括:①申请参加一项以上的暑期实习;②开始计划利用暑假、一个学期或三年级一年到海外留学;③至少参加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④至少和一位业内人士(如人力资源部部长)建立联系;⑤参加1~2个社团或特殊兴趣小组;⑥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包括取得英语(外语)证书;⑦培养和老师的感情,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忠告,以便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⑧拜访就业指导中心。

三年级的分年计划,主要是在初步明确职业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包括:①利用暑期、一个学期或一年到国外去,体验不同的校园文化,开阔眼界;②充分提升你的专业实力,成为所学专业的“资深者”;③计划在三年级结束后进行暑期实习;④参加另外一项活动或社团;⑤初步与你的就业目标单位联系,如寄信、发邮件;⑥成为自己所在的某个组织的领袖,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⑦选修一些和专业无关但可以使你成为更有竞争力、更风趣的求职者的课程;⑧精心设计、准备简历。

四年级的分年计划,这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冲刺期,包括:①从秋季开始展开全面的就业咨询和求职;②和许多业内人士建立联系(认识至少10位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就不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③寄出至少30封附有简历的求职信;④调查你希望参与面试的单位(如企业文化、理念);⑤参加模拟面试,为实战做准备;⑥找到工作、商谈薪酬、开始领取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