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我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规划我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常用方法

生涯导入

小毛虫的勇气

一天,一条小毛虫在朝太阳方向爬行的时候遇见了一只蝗虫。小毛虫告诉它自己要去山顶看整个山谷,因为昨晚做了这样的梦。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疯了?对于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大海!”小毛虫没理会,慢慢走远了。小毛虫在路途中又遇到了蜣螂。听明白缘由之后,蜣螂笑着说:“有健壮腿脚的我,都没这么狂妄过。”小毛虫不顾讥笑,继续前行。随后,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类似的方式劝小毛虫放弃这个念头,但小毛虫始终向前爬行。终于,它筋疲力尽,觉得快要死了。它停下来,用最后的力气,建了一个安眠的地方——蛹。所有的动物都来瞻仰小毛虫的遗体,它的蛹成了勇于实现梦想的纪念碑。一天,小毛虫贝壳状的蛹突然裂开,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在大家面前。最后,美丽的蝴蝶飞到了大山顶上,化蝶后的小毛虫终于实现了梦想!

生涯知识

1.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法”

“五步法”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五步法”被许多人成功运用,依托的是归零思考的模式。以下共有5个问题,综合这5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Who are you?(你是谁?)

What do you want?(你想做什么?)

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些什么?)

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你的最终职业目标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是谁?”,回答的要点就是面对自己,真实地想出每一个能想到的答案,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特长、性格类型等,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对于第二个问题“你想做些什么?”,要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全部罗列出来,进行排序。

对于第三个问题“你能做些什么?”,主要列出自己真心向往、想做的事,并进行排序。

对于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则要考虑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能够从环境中获得怎样的支持。

如果能够回答出第五个问题“你的最终职业目标是什么?”,就可以成功地完成“五步法”。具体做法是:通过前面4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能找到目前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选择有利因素最多、不利因素最少,并且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最后一个问题中的“最终职业目标”就有了答案。

最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方案。其中包括:应该学习什么专业知识?提升哪些能力?参加哪些社会实践?到哪些单位实习?预测自己在单位的发展情况,自己要先从哪个岗位做起?向什么职位发展?……

案例剖析

小李,女,就读于计算机专业,虽然计算机专业属于热门专业,但是在这个专业中,女生并不具备优势,竞争力明显弱于男生。同时,小李又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小李在职业选择上出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用“五步法”就可以通过对职业规划方面的思考,确定其就业的方向。

“Who are you?”——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身体健康,性格和善,学业成绩优秀,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家庭状况一般,父母工作稳定,身体健康,暂时还不需要他人的照顾。

“What do you want?”——一是比较喜欢教师职业,二是希望能成为一个技术人员,三是如果成为管理人员也是可以接受的。

“What can you do?”——在校读书期间,通过组织校园活动,能够很好地和同学相处;实习时做过和专业相关的技术开发工作,感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还不错。

“What can support you?”——通过学校的“双选会”对一家公司做技术开发的岗位比较感兴趣,但这目前还不是第一选择;学历不高从事教师行业存在较大的困难。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最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职业选择:

(1)到公司做技术人员,收入可能较为可观。但是行业的起伏较大,同时需要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工作压力较大。

(2)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不足之处是缺乏教师职业的基本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培养。

(3)通过“专升本”考试,成功考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不足之处是不确定因素较多,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如果仅仅从职业发展来看,第二种选择最符合本人的职业取向,最容易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会有成就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非师范生想进入教师这个行业比较难,如果能够找准专业与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努力弥补相关缺陷,那么很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职业生涯规划“五部曲”

(1)客观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是否和岗位匹配?

(2)对职业进行评估,确定目标。

评估外界环境:对自身的要求是什么?存在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3)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

在充分评估自身实力和权衡外界环境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针对目标选择最适合的路径,同时兼顾对风险系数的考虑。

(4)制订适合的行动策略。

学会区分轻重缓急以及进行时间管理,根据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行动策略。

(5)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调整策略。

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策略,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适应各种变化。

3.职业生涯规划的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自我进行分析,并在相应的模块中进行填写(见表7-3)。

表7-3 职业生涯规划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在校期间曾经获得过什么奖励、组织和参与过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都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自我分析时,要善于总结经验,以便确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2)劣势分析。

能准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如不善交际、做事拖沓等。

(3)机会分析。

从当前的社会环境入手,考虑当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所选职业的发展,并且学会对所处环境和所选择单位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哪些因素是对自己有利的?所选择的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何?

(4)威胁分析。

对所处环境和以后所选择的单位内部的各种危机进行分析。如行业是否为夕阳产业、单位内部是否有晋升的机会、会有多少人和自己进行竞争等。

案例剖析

小张,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现已被某社会工作机构录用。下面我们用SWOT分析法对小张进行分析。

1.优势及其发挥

(1)优势。

在校期间通过在社团学生会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比较擅长活动的组织策划,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比较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2)优势的发挥。

在面试中回答问题和做案例分析时能够让面试官充分认识到小张的分析能力,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给他提供了许多让人信服的案例。

2.劣势及其弥补

(1)劣势。

成绩处于中上水平,专科毕业,没有更高的学历去应聘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的单位,同时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实践经验。

(2)劣势的弥补。

一开始可以选择对学历要求较低的用人单位就业,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同时要注意培养社会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就业范围很宽,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社区、学校、医院甚至军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专业需要,需求很大,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很广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社会稳定、和谐水平要求的提高,就业状况会逐步有所改善,特别是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形式的出现,将使社工待遇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似,专业对口就业将成为主流。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上,深圳、广州及上海等地已有成功探索的例子。

目前,社工的薪资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除了每年民政部以公务员等形式招聘的一部分毕业生可以“旱涝保收”之外,其他职位如福利院或街道的社工,其待遇和普通护理工作人员差不多,由于人事编制问题,户口、住房等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