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放疗

乳腺癌的放疗

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理、年龄、月经情况、一般状态、心理因素等。对于早期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局部切除或全乳腺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选择术后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近年来,随着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技术的发展,全乳腺切除术或保留皮肤的全乳腺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趋势。中期的患者除了外科切除外,还需要视情况加用乳腺区和淋巴引流区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有的患者还需要新辅助放化疗。对于晚期的患者一般采用姑息性放疗,加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式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是通过射线杀灭癌细胞的局部治疗手段,常与外科手术或者化疗搭配使用,在各期乳腺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另外一个是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当晚期乳腺癌发生向远处转移时,放疗也可以作为局部姑息性治疗的手段之一,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如脑转移引起的头痛、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通过放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应带齐详细的诊疗资料,尤其是术后病理报告至放疗科就诊,术后的患者在患肢能高举过头顶的情况下才能放疗。模拟定位时患者仰卧于乳腺放射治疗专用托架或真空垫上,双侧上肢上举固定,后续医师勾画靶区并与物理师制订放疗计划,最后由放疗技师进行放疗。

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部分患者皮肤破溃,有的还出现发热、咳嗽等多种情况,仔细询问,有的患者自行涂了某种化妆品,有的患者洗澡把皮肤搓破了,有的患者不注意保暖感冒了……那么,乳腺癌患者放疗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预防及处理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照射区皮肤反应:这是乳腺癌放疗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痛、发痒等反应,处理不当容易出现破溃、渗液、感染;晚期可残留色素沉着、萎缩、纤维化。因此,要保持胸壁、腋窝处皮肤干燥,尽量不要戴胸罩,穿清洁、柔软、宽松棉制内衣。如无医嘱,不要在照射部位涂任何护肤用品。避免放疗区域皮肤摩擦受压,不用过热的水洗浴。如有不适,不要用手抓挠或乱涂药物,应遵医嘱用药,不要听信偏方擅自处理。

(2)骨髓抑制:最常见的表现是白细胞降低,许多患者在放疗前接受过化疗,存在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放疗开始后,可能会出现叠加效应,加重抑制作用。因此,放疗开始后,应每周至主诊医师处检查血象变化。

(3)放射性肺损伤:由于肺脏紧贴胸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射线的照射,尽管照射剂量会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仍有可能出现放射性肺损伤,一般表现为胸闷气急、咳嗽、低热,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温度适宜,减少亲朋好友探视以降低感染风险。不良反应程度较轻者经吸氧等对症治疗能够获得改善,较重者可能需要暂停放疗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