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疁城集》简介
《疁城集》这本书是由朱瑞熙创作的,《疁城集》共有26章节
1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
宋元时期的时文,是专供贡举和学校考试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文体。时文在宋代屡经变化,最后定型为十个段落的体式,类似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最初,时文使用于贡举“三题”之一的...
2
朱熹对时文——八股文雏形的批判
宋代的时文是指时髦文体或当时流行的文体,人们使用此词时,往往带有贬义。这种文体只应用于贡举考试和学校考试,所以也可称为时髦的考试文体或当时流行的考试文体。宋代贡...
3
朱熹是投降派、卖国贼吗?
自从叛徒江青出于罪恶的政治动机编造了“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谬论以后,不少历史人物被凭空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朱熹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两校大批判组说:“以朱熹为...
4
论朱熹的公私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史上,朱熹的公私观是比较系统的,也是他的庞大的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以前,人们尚未对它进行专门的研究,所以现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
5
宋代理学家唐仲友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学术界发生了一桩轰动朝野的公案: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大理学家朱熹连上六次奏状,按劾知台州、理学家唐仲友,措辞之激烈,揭露之彻...
6
岳飞思想述论
八百多年来,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斗争历史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各族人民中广为传诵,几乎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到传统思想对岳飞的影响。其实,岳飞一生的丰功伟绩...
7
正确理解经典作家对王安石的论述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由于他一生著述丰富,后人在作文赋诗时,总喜欢引用他的精辟的言论或脍炙人口的诗句。同时,近几年来,有一些学者喜欢引用马克...
8
范仲淹“庆历新政”行废考实
范仲淹(989——1052)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能够突破因循保守、提倡革新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宋仁宗时期,主持了改革弊政的“庆历新政”,虽然这次改革历时不久,...
9
范仲淹与泰州捍海堰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在担任幕职州县官期间,曾经参与修筑泰州的捍海堰。堰筑成后,有效地阻挡住海水的冲击,保护了大批农田,因而当地外逃的农民纷纷返回家园。后人为了...
10
再谈宋墓出土的太学生牒
1975年7月,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补中太学生牒,是研究宋代教育制度和典章制度的一件珍贵的文物。《考古学报》1977年第一期镇江市博物馆等撰《金坛南宋周瑀墓...
11
宋代官员致仕制度概述
中国古代称官员退休为“致仕”,有时又称“致事”、“休致”,即辞去官职,告老还乡之意。《公羊传•宣公元年》记载:“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礼...
12
宋代幕职州县官的荐举制度
在宋代文武官员的荐举制度中,幕职州县官的荐举是至关重要的。幕职州县官虽然职位较为低下,但人数众多,占据了文官的大多数,并且有关的荐举制度相当复杂和多变。朝廷将荐...
13
宋代官员回避制度
宋代逐步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官员回避制度,凡官员担任差遣,主持贡举考试和学校考试,负责刑事和民事审判等方面,都实行比较严格的回避制度。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有亲戚关系...
14
宋朝官员子弟初探
宋朝的官员子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新的发展时期,无论在政治上或者经济上都已不再享有像前代那样多的特殊优待,但是仍然处于比一般士人要高得多...
15
宋朝的岁币
岁币,又称岁贡,是中国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中央朝廷进贡的礼品。《国语•周语上》说:“日祭月祀,时享岁贡。”从五代开始,岁币成为中原王朝向周邻强国每年交纳的财赋。...
16
宋朝的宫廷制度
宋朝统治者吸取汉、唐的历史教训,注重“治内”,严防后妃干预朝廷政事,建立起一套比较严密的宫廷制度。其中包括皇后和妃嫔、宫人的编制和人选,宫廷管理机构,嫔妃和宫人...
17
宋高宗朝的中央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宋朝的中央决策系统是以皇帝为中心,辅以宰相、执政、侍从、台谏等构成的。这一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可以是固定的常设机构,也可以是临时组织而事成即罢...
18
宋朝经筵制度
经筵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为研读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朝在承袭汉、唐旧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经筵制度。其中包括经筵官的设置、编制和管理机构,经筵官的人选和...
19
宋代的“借徣”
“借徣”是宋代封建官府强加于百姓的苛捐杂税名目之一,又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借贷关系内容之一。对此,以往史学家未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它的内容不甚了了,同时在一些古籍...
20
论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
人们在研究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大都注目于历代商业的盛衰情况,而极少去探讨当时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阶层即商人的社会地位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这是因为长期以来...
21
宋代佃客法律地位再探索
二十年前,笔者曾对宋代佃客的社会地位作过初步的探索,撰成《试论唐代中期以后佃客的社会地位问题》一文,发表在《史学月刊》一九六五年第六期。该文从佃农阶层的形成过程...
22
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十至十三世纪是湖南地区经济开发迅速发展时期,但湖南各地由于开发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显著的地方特点,根据各地的开发水平,湖南大致上可分成四...
23
十至十三世纪湖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十世纪以前的湖南,是长江流域开发较早,但发展十分迟缓的地区。从十世纪开始,湖南经济迅速发展。根据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水平,全区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地理区:湘北区,含有...
24
两宋时期的台湾——与张崇根同志商榷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人民日报》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曾经载文指出:“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岛屿。还在很古的时候,台湾与祖...
25
大运河和唐、宋帝国的统一
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上兴修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全长近1800公里,北起北京,流经天津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和黄河、淮河、长江、钱塘...
26
《须江郎峰祝氏族谱》中的伪作
李庄临、毛永国同志《岳飞<满江红•写怀〉新证》一文,根据从浙江江山县收集到的《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发现了一首岳飞在绍兴三年赠祝允哲大制参的《满江红》及祝允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