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戏剧观的形成

第一章 残酷戏剧观的形成

1887年,安托万创立自由剧团,开创了法国戏剧史上的“小剧团”运动,法国现代戏剧也由此而生。其时,法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都市化程度高,处处呈现出繁华的景象,从中衍生出的“林荫道戏剧”大行其道,以满足各阶层的娱乐需求为最高目标。在大成本的投资和商业化的运作下,戏剧逐渐丧失审美个性和创作空间,沦为大众趣味和商业盈利的附属品。戏剧舞台成为华丽的娱乐空间,“剧场中观众的活动和舞台上演员的活动难分主次”[1]。另一方面,各剧院纷纷追求“明星效应”以实现剧院的上座率,“演员”成为戏剧演出的中心。因此,法国现代戏剧肇始之初就致力于以“小剧场”对抗大剧院的剧场性,拉近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距离;以严肃的剧本创作对抗流行趣味,强调“导演”的地位。戏剧也由以明星为中心的演出活动转变为“以场景为中心,并且集表演、布景、道具、服装、灯光为一体创造统一舞台形象的艺术”[2]

在众多现代戏剧理论的探索中,阿尔托的残酷戏剧观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之一。他的残酷戏剧观建构起一种新的“整体戏剧”理念。在他看来,戏剧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复制、提炼和表现,而是构筑超越性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动用一切手段创造出一种新的整体活动,用以在肉体和精神上震撼观众。正是在“整体戏剧”理念的引导下,他的戏剧理论探索大大拓展了传统戏剧语言、戏剧空间和戏剧表演的范畴,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戏剧美学探索,如格罗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布鲁克的“空的空间”、谢克纳的“环境戏剧”;而且直接启发了后世的戏剧实践,如荒诞戏剧、太阳剧团。

当然,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形成是在法国现代戏剧理论的探索这一大的文化空间里进行的,又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审美取向和戏剧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本章第一节将从20世纪初法国戏剧的转型这一大的历史语境出发,结合阿尔托自身的人生历程和戏剧实践,历史地梳理残酷戏剧观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来源。在此节中,我们也将提及东方戏剧文化(巴厘岛舞剧、中国戏曲、日本能剧)在其残酷戏剧观形成中的作用。第二节,我们将以承载阿尔托戏剧理念的重要著作《戏剧及其重影》为主要解读对象,探讨残酷戏剧的内容、本质、功能及基本戏剧要素。在此基础上,将残酷戏剧放置于传统戏剧理论及20世纪法国现代戏剧理论这两大坐标中,考察残酷戏剧观的理论突破,由此对残酷戏剧观的理论价值作出合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