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污染治理情况
滇池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内湖”,滇池流域也完全属昆明市管辖。滇池面积相对较小,涉及的行政区划也少。云南省、昆明市在治理滇池水污染过程中,出台《滇池管理条例》,理顺滇池管理体制,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还注意发挥民间环保人士的作用,对湖泊水污染治理进行新探索。
(一) 滇池概况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东北部的一道海埂大坝,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小片水域称为草海,南部的大片水域称为外海。滇池面积31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亿立方米。滇池东、南、北三面有20余条河流汇入,滇池水在西南海口泄出,流经普渡河,汇入金沙江。
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涉及昆明市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华、盘龙七个县区 (参见图4)。滇池流域占云南省总面积0.78%的地区,集中了全省4.5%的人口,9.8%的农业产值,82%的工业产值,40%的大中型企业。[26]
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地表无大江大河注入,是昆明唯一的纳污水体,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滇池位于昆明市的南端,处在下游,整座城市的污水都流往滇池。20世纪70年代后期,滇池开始受到污染; 90年代,滇池水污染速度加快。
(二) 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简要过程
1993年4月,云南省政府召开滇池污染治理现场会,部署对滇池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始大规模治理滇池水污染。[27]“十一五”时期以前,滇池水污染治理重点在截污过程和污水净化达标排放,治理方式局限在工程措施。“十一五”以后,滇池治理逐渐转变为全过程治理,采取统筹兼顾、系统考虑、多管齐下、长期综合治理模式。
1998年9月,国务院批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1999年4月,滇池启动达标排放“零点行动”。[28]2003年3月,国务院批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提出“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资源调配、监督管理、科技示范”的防治方针。

图4 滇池行政区划图
“十一五”时期以来,云南省加大滇池治理力度,逐步完善和统一滇池治理思路,制定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补充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推进滇池治理工作。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滇池治理共完成投资171.7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7倍。[29]
2011年5月,云南省政府召开滇池治理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更大的气魄推进滇池治理,确保湖体总体水质稳定达到V类,各项综合指标体系达到相应要求,争取早日退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污染治理名单。[30]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滇池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31]
(三) 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
在治理滇池水污染过程中,云南省、昆明市注重依法治理,制定并实施《滇池管理条例》; 着力理顺滇池管理体制,成立滇池管理局; 按照“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思路,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 注意发挥民间环保人士的作用,“滇池卫士”张正祥引起广泛关注。
1. 制定并实施《滇池保护条例》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滇池流域资源,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与1988年2月通过了《滇池保护条例》,后来又于2002年1月对其进行修正。
《滇池保护条例》就管理机构和职责、滇池水体保护、滇池盆地区保护、水源涵养区保护、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奖励和处罚等内容进行具体规定,为保护滇池提供法律依据,做到了有法可依。
随着形势变化,作为昆明市地方性法规的《滇池保护条例》,部分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协调。2007年7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将现行《滇池保护条例》上升为省级地方性法规,统一保护行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滇池保护。2009年11月,《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2]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计划2011年提请审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33]
2. 理顺滇池管理体制
2002年4月,为了适应滇池保护和治理的需要,昆明市在滇池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滇池管理局。滇池管理局行使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这对于抓好滇池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各项具体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昆明市对滇管局、滇池北岸工程局、滇投公司、市环保局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和整合,加强统筹协调,改变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状况,建立职能清晰、权责统一、运转协调、管理有效的管理体制。
按照昆明市政府对机构设置的通知规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既是昆明市滇池保护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又是昆明市政府主管滇池污染治理与滇池保护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有15项,其中包括: 编制滇池保护和滇池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及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参与涉及滇池保护的七个县区滇池保护范围内开发项目的审批工作;负责对七个县区滇池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对影响滇池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指导监督七个县区滇管局 (执法分局、滇保办) 和滇池投资公司的工作。
3. 建立七大长效机制
2008年3月,昆明市召开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34]会议提出,以更高的标准,用更严的措施,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实现“湖外截污、湖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四大目标,还滇池一湖清水。昆明市委、市政府明确,按照“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思路,建立“七大机制”,加大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领导协调机制: 成立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加强对滇池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二是优化产业机制:根据滇池流域不同功能区划的实际,制定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发展目录,引导企业按区划、按目录投资发展。三是市场投入机制: 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政策导向,增强企业减排治污的动力。四是科技支撑机制: 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组成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对滇池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措施进行科学论证,加大科学治理的工作力度。五是政策扶持机制: 把治理投入作为政府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的重点,安排专项资金,为治理提供资金支持。六是公众监督机制: 完善公共信息发布机制,扩大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发挥社会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七是干部考核机制: 提高生态环境指标在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将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突出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4. 民间环保人士引起关注
说到滇池保护,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滇池卫士”张正祥。这位六十多岁的农民,为保护滇池已经顽强地工作了整整32年。
张正祥从1980年开始保护滇池西山。滇池四面环山,西部和南面的群山紧靠水面,蕴藏着丰富的磷矿和石灰石,而且埋藏浅、品位高。此时,盗伐树木现象严重,采石场和矿场增加。张正祥住到西山上,当上护林志愿者。因为制止盗伐西山森林的不法行为,张正祥多次遭到盗伐者的辱骂、恐吓、殴打。1994年后,张正祥开始学习依法依规、有根有据地举报破坏滇池、西山的违法违规行为。2004年6月,他被西山区滇管局聘为巡查员。滇池周围度假地产开发兴起时,距离滇池不到10米的“彩云湾”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建顶级奢华休闲之所。张正祥极力反对,坚持“不厌其烦、不断上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他长达3年的干预下,项目被勒令停工。
2005年,张正祥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之一。2007年,张正祥被昆明市政府授予“昆明好人”称号。2009年,张正祥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他的评语是: “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2010年2月,他独自到北京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32年间,张正祥为保护滇池,倾家荡产,累计投入200万元,还欠外债20多万,右手残疾、右眼失明,两任妻子离去,儿子被吓成精神病。[35]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告倒160多家向滇池排污的企业,“赶走”63家大型采石场、好几家准备在滇池边做房地产项目的地产商,告倒100多个各级官员、240多名老板,得罪250多家单位。
现在,张正祥的日常工作就是到滇池周边巡逻,公文包里装着数码照相机、望远镜、地图及巡查日记本。“西山是我爹,滇池是我妈”,是张正祥的口头禅。
[1] 王金南,吴悦颖,李云生. 中国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基本思路[J]. 环境保护,2009 (21) .
[2]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 //www. zhb.gov.cn,2011-06-03.
[3] 孙彬. 合力推进太湖治理 尽早重现碧波美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新目标要求. 新华网,http: //www.xinhuanet.com, 2009-04-02.
[4] 杜鹰副主任主持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 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 //www.sdqc.gov.cn,2010-04-07.
[5]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湖召开. 传媒湖州网,http: //www.hugd.com,2011-04-02.
[6] 沈原,王烨. 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整治太湖水污染[N]. 扬子晚报,2007-07-09.
[7] 赵晓. 浙江省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会 六大措施治理杭嘉湖[N]. 中国环境报,2007-06-29.
[8] 肖国强,朱润晔. 浙江启动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重大科技项目[N].浙江日报,2007-07-19.
[9] 王增军,洪慧敏. 浙江省治理太湖水污染 湖鲜一条街告别南太湖[N]. 今日早报,2007-08-27.
[10] 徐玲英,陶克强.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促嘉兴市水质持续改善[N].嘉兴日报,2011-02-21.
[11] 我省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 //www.zj.gov.cn,2008-05-06.
[12]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 //www.zj.gov.cn,2008-06-02.
[13] 赵晓,周颖. 环太湖五市政协再商治污大计[N]. 中国环境报,2010-07-01.
[14] 陈菲. 国务院拟出台条例治理 太湖水污染防治面临四问题. 新华网, http: //www.xinhuanet.com,2010-06-03.
[15] 姚芃.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重点突出特点鲜明问责明晰. 法制网, http: //www.legaldaily.com.cn,2011-10-09.
[16]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布,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为理顺巢湖管理体制,专门成立巢湖管理局,统一管理巢湖规划、水利、环保和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设施管理事务。从8月22日起,安徽省将全面启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对接实施工作,计划9月10日前基本完成人员安置等主要工作。详见2011年8月22日新华网杨玉华、蔡敏的文章《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原辖区县“一分为三”划归合马芜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湖面不再跨越两个市级行政区。本书仍然将巢湖作为跨越地级巢湖市、合肥市的湖泊,引用相关数据资料,特此说明。
[17] 陈昆才,范利祥. 巢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将出 国开行承诺200亿贷款支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0-01.
[18]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 //www. zhb.gov.cn,2011-06-03.
[19]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立项论证会召开. 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网站,http: //www.aepb.gov.cn,2010-12-24.
[20] 潘骞. 合肥市推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清水归巢幸福城[N]. 中国环境报,2010-11-19.
[21] 宋国权. 一篙清水好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巢湖建设[J]. 求是,2008 (23) .
[22] 徐华. 巢湖合肥两市共商巢湖综合治理大计[N]. 安徽经济报,2010-07-09.
[23] 余晓玲,强薇. 合肥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论坛在肥召开[N]. 合肥日报,2010-07-16.
[24] 潘骞. 合肥市推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清水归巢幸福城[N]. 中国环境报,2010-11-19.
[25] 魏娟,俞宝强. 巢湖治理“大旗”: 合六巢联合扛起[N]. 市场星报, 2011-07-22.
[26] 卢斌. 都市膨胀带来治污困局 云南滇池已重病缠身[N]. 南方都市报,2007-11-14.
[27] 郭振仁. 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与策略思考[J]. 云南环境科学,2003 (2) .
[28] 治理大事记(1972—1999). 新华网云南频道,http://www.yn.xinhuanet.com, 2010-10-08.
[29] 科学治污见成效 滇池水环境得改善. 水世界网站,http: //www. china citywater.org,2011-07-14.
[30] 赵岗. 力争滇池退出国家“三湖三河”重点污染治理名单[N]. 云南日报,2011-05-07.
[31]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 //www.zhb.gov.cn,2011-06-03.
[32]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云南省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 //www.zffz.yn.gov.cn,2009-11-12.
[33] 冯丽俐.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审议12部法规[N]. 昆明日报,2011-03-31.
[34] 铁腕治污 坚持环保“七个优先”——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 //www.zhb.gov.cn,2008-04-02.
[35] “滇池卫士”张正祥坚守32年 妻离子散报复不断. 中国江苏网, http: //www.jschina.com.cn,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