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之“经济性”研究:网络小说改编剧的跨界盈利与美学经济思考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之“经济性”研究:网络小说改编剧的跨界盈利与美学经济思考

网络小说这种新兴的文学写作方式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蔡智恒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了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用网络这种方式,掀开了小说无国界的传播新模式,紧接着,该小说经过改编搬上了荧幕,实现了网络小说到网络小说改编剧的转变。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发展经历了清晰的发展过程,在网络小说改编剧盛行之初,我国的电视剧被韩剧和一些言情剧霸占,因此,开始的时候,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发展反响平平,但是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市场出现了新的拐点,由于影视行业规模扩大,对原创剧本的大规模的需求,而网络小说改编剧从版权到改编已经呈现了成熟的机制,大量的网络小说剧本的原创供给,热播网络小说改编剧也开始涌现出来,尤其是《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网络小说改编剧引发的收视热潮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让改编剧的改编进程加速,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总体来说,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火热和其传播模式与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网络小说改编剧的传播模式从“传者中心制”向“受者中心制”的转变,运营模式也应该在传统的 “播映权+冠名+广告”模式下,有效拓展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盈利途径和升级其运营模式,尤其是在我国影视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发展更应该实现跨界盈利和践行美学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