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对网络改编剧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花千骨》在2015年暑期登陆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是以周播剧的方式和观众见面的。作为网络小说改编剧来说,《花千骨》的热播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并且《花千骨》电视剧的热播带动了全产业发展,无论是原著小说图书的再版,网游、电影和舞台剧的开发,还是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爆发,肯定了网络小说IP版权价值,也充分挖掘了网络小说IP 版权价值。
虽然《花千骨》热播之后,观众对此剧也是吐槽不断,认为该剧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花千骨》的特效制作从开播到结束就一直为人所诟病,诸如“来自岛国的小怪兽”“浮在空中的包子”等成为观众的笑料,但是对于需要大量特效的仙侠剧来说,镜头穿帮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不管“五毛特效”,还是原著经典桥段的删减、剧情的不完整等硬伤,虽然对电视剧有一定影响,但是该剧很大程度地契合了受众的情感需求,是很成功的网络小说改编剧。
其实,网络小说乃至网络文艺借助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趋势呈现新的业态,从边缘走到中心,从单向传播走到互动传播是必然趋势。网络小说本身拥有的读者年轻化优势、作者草根化优势、题材娱乐化优势、粉丝效应优势都表明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发展和价值多元化开发,全产业链的价值挖掘,在供给侧改革上有以下启示:
(1)通过台网联动,巧妙运用话题营销和体验营销,吸引更多的小说读者去关注电视剧,将读者转化为观众,建立战略推广机制。
《花千骨》准备开播之际,电视剧的制作团队就巧妙地通过话题营销来进行宣传,通过台网互动,湖南卫视与新浪微博合作开辟了台网联动的推广渠道,使得该剧刚一开播就立马占据了微博的热搜榜,仅短短两个小时话题量就飙升到了一亿,使得收视率也是轻松破亿。《花千骨》电视剧在正式开机拍摄时,即2014年5月6日就注册了官方微博“电视剧《花千骨》”,开辟各种话题同观众讨论,从开播4天的数据显示,网络平台上的爱奇艺上点击量超过了5.2亿,并且多日蝉联微博的热门话题的第一名。湖南卫视和新浪微博还达成了协议,号召网友在微博上加入“七杀”和“长留”两大阵营,门派对抗增加了观众观看电视剧的热度,“电视+微博”“电视荧屏+手机屏”的双屏互动模式吸引了网民、观众、读者参与剧情,带动粉丝参与,提升电视剧关注度。《花千骨》从6月9日开播到9月7日结束,占据酷云大数据TOP10电视剧排名,电视剧网络点播数据也是遥遥领先。
《花千骨》在播出之际首先推出了相关片花,超长片花的播放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团队与粉丝之间的联动,通过高清片花的下载,粉丝能自己制作衍生MV。因此,一大批方言版、搞笑版、英文版、泰语版、日语版等片花纷纷出炉。团队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还进行了全球词曲征集大赛,把音乐爱好者也吸引进来。主题曲《地老天荒》的词和曲就都是由网友创作的;团队还进行了《花千骨》变脸大赛,通过海选,一些有才华的粉丝纷纷到电视剧拍摄的摄影棚去体验拍摄的过程,让粉丝近距离接触剧中人物,掀起一轮一轮的话题,让观众和粉丝不仅只是看剧,还真实地演剧,助推了电视剧的话题热度和宣传。
另外,《花千骨》在开播之初,湖南卫视为了制造更大的话题和热度,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南宁等多个城市举办了10多场的片花看片会,也举行了长留山的暑期兴趣班,将电视剧中的长流弟子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提高了粉丝对电视剧的关注热度和话题热度。
(2)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曾经说过:“网络文艺必须打通线上线下的文艺空间,打通文艺与各个行业的壁垒,打通文艺的各个产业链接,在‘互联网+’时代,在全媒体时代构成新型发展格局,从而形成‘数字革命’和‘智慧文艺’。”
首先,《花千骨》打通了线上线下营销,用活动化的思维做宣传,高频度的粉丝互动方式也让《花千骨》的热度持续发酵。该剧在播出前后开展了系列的超前点映会、全球词曲征集大赛、3D片花看片会、3D变脸大赛,这些花样繁多的活动和明星的助阵迎合了年轻观众的互动需求,并且从线上到线下的互动,通过全媒体使电视剧的传播效果达到了极致。
其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播放优势互补,电视和网络囊括了年轻群体和中老年人群体。《花千骨》播放后,立即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尤其是网络播放,《花千骨》的营销造势有其自身的创新点,电视剧借助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弹幕功能,让演员参与,也吸引了观众积极参与。观众在视频网站上借助弹幕功能及时吐槽,比如对特效不满,极大地增加了该剧的收视率和关注度。
最后,《花千骨》制作方在电视剧播出前夕就放送了大量的高清剧照,每一集播出之前还放送了大量剧透和片花,尤其是剧情发生大转变的时候,更是推出了不同的片头、片尾和音乐来配合剧情,并公开后续角色的全新造型,增加其曝光度,全媒体地为受众群体呈现,增加宣传度。
(3)全产业链发展策略。
网络小说改编剧《花千骨》的价值挖掘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般情况下,在现在的网络小说IP 市场上,其实能做成全产业链的项目并不是很多,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文学、歌曲、网游的影视化和改编上。实际上,网络小说的改编市场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如果仅仅停留在影视剧改编上,其价值也不大。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全产业发展策略其实就是以IP 为发展产业的链条,将其改编的业务贯穿到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甚至跨产业领域的旅游等多个产业,促进用户的重复消费和多次消费,网络小说改编剧只有做全产业链的开发才是产业发展的新兴方向。
好莱坞公司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成功开发了明星IP,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家都知晓的迪士尼动画,米老鼠连环漫画、动画、电影,甚至这些动漫产品风靡全球,主题公园、主题乐园、旅游产品也是遍布全球。如此成功的产业链发展,可为我国的网络小说IP 的改编和发展提供借鉴。例如电影《指环王》,从《指环王》到《霍比特人》,全球单电影票房的累积就达到了57.5亿美元,电影成功了,小说也再一轮热销了,延伸到音乐、电视、网游,赫赫有名,经验值得借鉴。
在互联网+时代,慈文传媒在打造花千骨的时候致力打通《花千骨》的全产业链,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到网游,到音乐都进行了多角度和立体化的开发,价值挖掘如下:
首先,《花千骨》打造了良好的互动口碑,也把赵丽颖代言的同名手游推向了新的旺盛的生命周期,每月的流水收入高达2亿元,开发团队更是不断地完善更新,影视剧和游戏互动,遥相呼应,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也提升了互动的体验。《花千骨》手游是一款由天象互动独立研发,爱奇艺pps 游戏携手天象互动共同发行的3D ARPG手游,游戏采用3D引擎开发,技能表现绚丽且侧重实战操作,游戏的打击感反馈较佳;《花千骨》页游由上海君游网络研发,是一款强调操作手感,拥有多维度玩法设计的MMORPG页游,为了确保游戏的剧情体验,作者亲自加盟担任游戏世界观架构师,这也让游戏和原著保持了一致。彻底打通了内容端,协同效应明显,实现了双赢。
其次,《花千骨》彻底实现了影视剧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横向发展。由于观众反响热烈,《花千骨2》、电影《花千骨》、舞台剧《花千骨》都在筹备中,延伸出来的《花千骨2015》也在视频播放平台上播出了。
再次,《花千骨》剧中的“糖宝”虽然为人所诟病,但是影视剧线下延伸产品“糖宝”却在火热售卖。
最后,《花千骨》在打造精品的过程中,十分看中对外传播,其海外版权已经成为热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花千骨》拍摄地旅游线路的开发也在进一步筹备中,如“花千骨之柔情仙侠”体验游,相信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加入。
由此可见,《花千骨》的价值挖掘,从文学到影视剧到网游,再到线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海外版权开发、旅游线路开发,这些都成了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剧跨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开发的生动例子,实现了自身的美学价值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