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与华盖寺

杨继盛与华盖寺

华盖寺,在甘谷西二十铺村东的山崖上,因山形如华盖,故名;又因寺最顶端的无量殿窟外用三十六块铁瓦覆盖,故又有铁瓦寺之称。寺窟依山开凿,绕东面西,洞窟与土木建筑结合,石窟大小共二十五个,最顶端的是无量殿,离地面有二十丈。在石窟下的山脚,也有庙宇和僧房。从山脚到石窟,有一条拾阶盘旋而上的小路,中间还有一座小桥,路和桥都很险,像悬挂在半空中。走在小路和小桥上,恍如在云雾之中,令人头晕目眩。

在华盖寺的一个石窟中,有明朝大臣杨继盛题写的一首诗:“望驰三塞时,身在半天中。回首长安近,如何云雾朦。”这首诗是杨继盛被贬官发配到狄道,路过甘谷时题写在华盖寺的。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华盖寺的险峻,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和对权奸的愤怒,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诗。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河北人。明嘉靖年间,朝政腐败,严嵩弄权,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兵临京师附近,烧杀抢掠八日,身为平虏大将军的仇鸾不敢追击,后遇敌,又为敌所败,史称庚戌之变。事后,仇鸾勾结严嵩,诿过于兵部尚书丁汝和侍郎杨守谦,杀了二人。仇鸾虚报斩敌首级,反被加为太保。在经历了这次惨败后的第二年,即嘉靖三十年,鞑靼首领俺答汗又请求世宗开马市。所谓马市,是古代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马匹贸易的场所。时任兵部主事、署员外郎的杨继盛,因上疏反对在新败的情况下开马市,示弱敌国,被明世宗贬为狄道县典史。

杨继盛被贬后,从京城出发,晓行夜宿,经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到甘肃时已行程数千里路。这天行到华盖寺时,见山势奇崛险峻,山腰间凿有石窟,犹如悬于半空,山麓树林间隐隐可见庙宇,便觉这寺庙难得一见,就下马进入寺庙。到了寺庙,他随僧人登上石窟,顿有如在半天中的感觉,极目北眺,只见远山近畴,江山如画。杨继盛心怀天下,对塞外鞑靼势力的威胁十分清醒,面对北方,心中只有忧虑,而回首东来方向,又不能不想到内政的腐败,权奸把持朝政,皇帝贤愚不分,昏庸不堪。内忧外患,使杨继盛心中不平之气难以平息,他从行李中拿出笔墨,在无量殿洞窟中写下了这首诗。诗的表面是写景,其实是抒发对国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