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地域分合是导致秦腔起源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陕甘地域分合是导致秦腔起源争议的主要原因

在甘肃出现秦腔的时间早于陕西数百年。不得不说陕甘地域分合是导致秦腔起源争议的主要原因,但是就整个秦文化来讲,仍然以甘肃陇南和天水为中心位置。甘肃的秦腔从北宋的西皮到明代的西秦腔或西秦戏,再到清代的“甘肃调”“陇西梆子腔”,前后有过十多种称谓,明清时期就广播于大江南北,如清朝时发生在北京的戏曲花雅之争、现在广东和台湾流传的西秦戏、浙江的绍剧等国内十多个剧种,都明确记载为“甘肃调”。豫剧作为一个全国流传最广的梆子腔,也不得不承认它和“陇西梆子”的渊源关系。而豫剧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在兰州叫出来的。河南高调寻根陇上,最终在兰州扎根并被命名为“豫剧”且在全国叫响,也有真实史料可循。西秦腔剧本在甘肃蕴藏极丰,仅1956年甘肃省文化局开展“发掘戏曲遗产竞赛”期间,共收集到传统剧目三千多本(折),最早的出自明代永乐年间所抄《麒麟图》,还有清乾隆五十四年秦腔抄本《下宛城》等。后挖掘出来的一千多本独立的剧本中,绝大部分抄自清嘉庆、道光等不同历史时期,且许多是孤本。还有诸多史料证明甘肃秦腔以“重架架”“重生净”等烟火戏、神道戏著称,体现出火爆、刚烈等特点,与陕西秦腔生旦唱做作戏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