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昌獠牙绝技
2025年10月13日
一、武兴昌獠牙绝技
獠牙绝技入选甘肃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台县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史料考证,高台秦腔獠牙绝技在清代已应用于舞台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是武兴昌。1907年出生于高台县罗城乡桥儿湾村的武兴昌,少年师从陕西红生演员吴应祥学习秦腔表演技艺,并在乐善、沙河、酒泉等地串班子演出学习。他把陕西与甘肃二路秦腔表演技艺融会贯通得得心应手,特别是在其代表剧目《麒麟山》中扮演的角色——鬼面杨麒,将獠牙绝技的艺术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河西走廊享有盛誉。
演出时,鬼面杨麒一出二折子门,嘴里几乎是发射出了两颗獠牙,左右放开,能上下翻动。扮演杨麒的武兴昌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凶狠,他一边舞动着一柄三股叉,一边震颤着喔呀呀的大声呼叫,与正面角色主帅马三保“作战”。马三保一上台就表现得非同凡响,头上的帅盔威风凛凛,身穿绿色大背靠,脚蹬云底靴,手持长矛,眼放金光,气吞山河。这时候,杨麒的獠牙张牙舞爪得更厉害了。只见他将獠牙伸出嘴外做各种姿势,獠牙发着瘆人的凶光,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倒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翕动,同时唱、念、做、打一发并举,样子狰狞可怖,仿佛獠牙充满了致人死命的魔力,把花脸的凶狠、猖狂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需做戏时,把獠牙收入嘴中。变化多端的动作,深藏了鬼面杨麒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夸张力和感染力。此乃当时武戏表演中的压轴戏。此绝技令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