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歌舞团
1964年8月,酒泉专区民族文工队成立,从外地选调和招收了一批艺术素质高,舞台经验丰富的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演职人员。从兰州社会各界招来的舞蹈演员有马绮敏、张燕、吴锦兰、陈美丽、丁吉祥、谢祖德,声乐演员李守荣,演奏员张德云、李宗李,舞美王伟宗,服装袁佩霞;从甘肃省陇剧团调来陈明山;从省杂技团调来刘振武;从省歌剧团调来王友仁、张燕成、张建凡;从内蒙古歌剧团调来刘健;从省艺校分来的舞蹈演员有姚桂秋、苏平、藏新民、霍玉峰、张健良、汪泊,演奏员莫探春、叶琳;从省民族学院艺术科分配来的舞蹈演员有孙敏、赵静兰、哈不都拉、萨罕,演奏员巴依尔孟克、胡金宝、阿拉腾额尔德尼、刘润兰、李燕敏,声乐演员陶兆兰;从中国煤矿文工团来的毛俊林;中央歌剧舞剧院来的颜木兰、易之的、李若华;中央歌剧团调来的郑世春、卢琪英;中央民族歌舞团来的李中凡、郑会琦;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来的徐星星、赵亚华;前线文工团来的龚玉兰;西安歌剧院来的武蓉、周东海;陕西的靳方才:济南歌舞团来的高庆恒;原酒泉秦剧团调来的黄晓林、高玉霞、王玉珍等。队长由李春智担任。
1965年元月,酒泉地区民族文工队更名为“酒泉专区民族文艺工作团”(简称“文工团”),下设团委会、演员队、舞美队、乐队。李春智任团长,段宗儒任指导员,全团60多人。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大型歌剧《红嫂》《箭杆河边》;小歌剧《三块板》《桑园人家》《刘三姐》;舞蹈《美国佬滚出去》《欢乐青年》(蒙古族)、《花儿与少年》(回族)、《第一次出猎》(蒙古族)、《飞夺泸定桥》《洗衣歌》(藏族)、《丰收歌》《雪山草地》《考新娘》《双送礼》(维吾尔族)等,包括表演唱、独唱、器乐合奏、独奏等。1968年,农村文化队成立,董兆华任队长,队员有何明远、任凤霞、陈坤阳、贾桂珍、邢桂霞、李清音等十二人。他们经常深入马鬃山边防、酒泉、金塔、安西玉门各矿点、酒钢公司、农村各乡镇慰问演出,很受欢迎。
1969年9月,酒泉专区民族文艺工作团更名为“酒泉专区文工团革命委员会”,段宗儒任书记、革委会主任。1971年4月,酒泉地区文工团、秦剧团、陇剧团、农村文化工作队合并为酒泉地区文工团,姜德林为军方书记,段宗儒任副书记、主任,徐清、杜全计任副主任。该团140人,分戏曲队和歌舞队。这期间排演了较有影响的大型话剧《万水千山》,由王新民、刘振武、吕忠贵导演,樊庆云等主演。
1971年至1977年期间,为配合“文化大革命”演好样板戏,文工团先后多次调入艺术人才和招收新学员进行培训,主要有鹿丽红、曹光柳、时晓鸣、秦霞、陶益民、张丽君、张欣(男)、崔黛珍、要菊芳、焦凤蓉、万秀荣、齐文莉、杨华英、张燕、侯长玲、陈玉秀、张爱华、沈翠萍、张欣(女)、郝俊、马保元、习斌、樊庆云、罗兴文、龚五英、孙向军、何德建、陈建民等,曲艺演员姜利平、马德铨、刘庆生、陈志刚等,乐队主要有林荫、李清、李贵才、邢玉田、徐胜、赵永松、林蓁、张恒、姜福荣、龚永胜、张文超、刘新连、夏正华、苏传跃、景昶华、张永琴、赵建新等,声乐演员廖明安、魏莉、王丽娟、史金荣、韩丽惠、傲云毕力格、哈斯扣、付世英、张妮等。当时由颜术兰任舞蹈教练。这期间由歌舞队配合戏剧队排练演出了《龙江颂》等样板戏外,还演出了秦腔《炮声隆隆》、眉户《我们都叫京生》等,谢生宝创作的小歌舞剧《军民泉》、赵叔铭创作的歌剧《草原之鹰》、于辛田创作的舞蹈《红雨飞浪》、杨兴石创作的小歌剧《把关》、颜术兰创作的舞蹈《英姿飒爽送粮忙》等。1977年配合当时的政治任务,全团人员去三墩公社搞路线教育。
1975年12月至1977年12月,陈明山任文工团革委会主任、书记,孙敏任副主任兼舞蹈队队长。
1978年2月至1979年1月,范生录任党支部书记,王学文任文工团革委会主任。
1979年2月20日至1981年,该团机构分设为两个单位(酒泉地区文工团、酒泉地区秦剧团),取消革委会称号,文工团由范生录任书记,董兆华、刘振武任副团长。
1981年11月至1983年12月,巨轮任党支部书记。
1984年4月,秦剧团移交酒泉县(现肃州区)管理,文工团大部分演职员调离或调整,在保留了少数人的基础上开始重新组建。这期间团长空缺,张积文任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王友仁、董兆华、刘振武,“七一”剧院经理王三多同时兼任副团长。
1985年招收学员和选调演员,招收的舞蹈学员有朱琼、赵蓉、陈燕、高萍、张小梅、孙滨、陈慧、达海岩、狄俊明、于海华、殷宏、席忠利、官力等;声乐演员有雷彩兰等;乐队有任桂荣、赵文霞、刘湘河;后调入的人员有蔺惟力、胡建卿、薛广成、王平、樊玉生、姚利光、陈佳妮、贾燕、曾庆芬、胡惠民、崔俊国、姚峰、冯学文、魏秉文等。
1986年,该团派老师和部分学员到北京东方歌舞团、省民族学院、省歌舞团学演了日本舞《乡间小曲》、印度舞《猜谜》、孟加拉舞《脚铃舞》等一些外国风情舞蹈。先后创作编排了小舞剧《酒泉的传说》和具有敦煌特色的女子独舞《毛圆鼓舞》及男子群舞《金刚舞》,学演了《金山战鼓》《木兰归》《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宝缸》《观灯》《冰山下的婚礼》《草原雄鹰》等一批优秀舞蹈。
1985年至1986年,团长空缺,张政、董兆华任副团长。
1986年7月至1988年,汪泊任团长,张积文任书记,董兆华、史玉清、陈桂珍、王三多任副团长,骆沛任副团长兼“七一”剧院经理。
1988年3月至1991年,酒泉文工团更名为“酒泉地区敦煌歌舞团”,实行承包制,陈桂珍任招聘团长,张积文任书记,史玉清、姚利光、董兆华任副团长。
1991年8月,停止承包制,酒泉地区敦煌歌舞团更名为“酒泉地区歌舞团”,王化民任团长、书记,张积文任副书记、副团长,徐胜、董兆华任副团长。在此期间招收了一批演员,舞蹈演员有田霞、闰丽萍、周玮、柴娅玲、柴虹、肖莉、张丽蓉、金海娟、李建萍、殷红、苑芳、王俊、盛军、呼涛、李冠飞、冯勇等,声乐演员阿荣、陈晓东、壬志军等。
2000年以后,又招聘舞蹈、器乐、声乐演员:达布尕、许敬国、陈娟、黄成、陆武江、刘炳洋、张健、赵佛霞、张瑜、王宏财、俞正伟、杨培树、李晓虹、石立军、张海宏、阿木古楞、刘春慧、桂轩、徐彩萍、王会、赵静、赵美玲、张振华等,充实了后备力量。
2000年10月,徐胜任团长。
2000年12月至2002年7月,冯德材任书记,徐胜任团长、副书记,胡建卿任副团长。
2002年7月,徐胜任团长兼书记,胡建卿任副团长。
2002年9月,酒泉地区撤地设市,酒泉地区歌舞团随之更名“酒泉市歌舞团”。
2003年12月至2004年底,徐胜任团长、书记,胡建卿、雷东香、郭钰任副团长。
酒泉市歌舞团,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舞蹈、器乐、声乐、曲艺、舞美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多年来,该团坚持“敦煌、丝路、多民族特色”的办团宗旨,培养、聚集了一批编、导、表演人才,自创、改编了300多个(剧)节目,其中不少(剧)节目在各级调演中获奖,在全省颇有影响。改编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芭蕾舞剧《白毛女》《沂蒙颂》;歌剧《小二黑结婚》;舞蹈《飞夺泸定桥》、傣族舞蹈《送粮路上》;话剧《万水千山》《一双绣花鞋》《救救她》《智取美女蛇》《哥仨和媳妇们》《雷雨》等。歌舞剧《军民泉》《飞雪迎春》曾参加全省文艺会演,由谢玉生、刘振武编导,毛俊林作曲;曹光柳、解祖德主演的双人舞《农奴女儿飞蓝天》在北京参加全国单、双人舞蹈比赛中,获文化部创作三等奖;小舞剧《大寨种子》、器乐独奏《大寨花开玉门关》获优秀节目奖。
1987年7月至9月,该团参加了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外事办公室、酒泉地委和宣传部在敦煌举办的第二届“敦煌之夏”演出,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敦煌特色的舞蹈,如《毛圆鼓舞》《反弹琵琶舞》《金刚舞》《伎乐天》等;外国风情舞有《乡间小曲》(日本舞)、《猜谜》(印度舞)、《索比利》(菲律宾舞)、《脚铃舞》(孟加拉舞)、《方圆舞》(牙买加舞)等和一些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节目,受到了中外观众的赞誉。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日本首相竹下登和18个国家的文化参赞观看了演出。
1997年,由赵叔铭编剧,牟瑜导演,王化民担任艺术总监,达海岩、赵蓉、朱琼主演的大型历史舞剧《苏武牧羊》,参加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获优秀新创剧目奖和9个单项奖。其中,演员达海岩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朱琼、赵蓉获个人表演二等奖。1999年创作大型民族舞剧《情系万佛峡》,编剧赵之洵、王化民,编导牟瑜、张稷,主演达海岩、朱琼。此剧在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一周年献礼演出暨新创剧目调演”中荣获二等奖和11个单项奖,其中朱琼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达海岩荣获个人表演二等奖。该剧同时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二等奖,1998年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甘肃省“飞天艺术”奖。2002年,该团创作编排了大型舞蹈诗《大漠长河》,策划屈纲,编剧徐胜、蔺惟力、雷东香,总导演牟瑜,导演雷东香、朱琼、达海岩,主要演员达海岩、朱琼、王俊等。该剧在2003年1月参加甘肃省小戏、小品调演,获得28个奖项。其中达海岩、朱琼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在此次调演中,酒泉市歌舞团成为全省获奖最多的演出单位。该剧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公演60多场,是继《苏武牧羊》和《情系万佛峡》之后的又一力作。
2004年,该团成功承办“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乡企颂歌》,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誉。《乡企颂歌》分为上篇“飞天迎宾”、中篇“乡企礼赞”、下篇“盛世华章”,总编导牟瑜、张稷、徐胜,总编导助理雷东香、朱琼、达海岩。
为了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该团积极向外发展。1998年4月,全体演员赴杭州“未来世界”主题公园签约演出5个月;2000年4月,赴四川成都“世界乐园”演出6个月;2002年3月,又赴山东曲阜演出8个月,增加了经济收入,锻炼了演员队伍。到目前为止,该团有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8人(其中三级演员9人,三级演奏员6人,舞台美术3人),初级职称(正四级演员)27人。演员队伍壮大,机构健全,成为全市文艺战线上的主力军,并多次代表酒泉参加省内外艺术演出,为酒泉市赢得殊荣。
2005年至2012年,由徐胜任团长,郭钰、雷东香、达海岩、蔺惟力、潘颖平任副团长,先后排练大型舞剧《大漠长河》《水月观音》,并获甘肃省优秀剧目奖。2010年该团在甘肃省文化厅的组织下赴上海参加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先进集体奖。2013年,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按照相关政策,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安排退休,达不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分流城市社区工作。同时,挂牌成立了酒泉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由酒泉市文化馆馆长陈万春兼任董事长、总经理,负责该公司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