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敦煌人民剧团

一、敦煌人民剧团

1949年9月,敦煌解放,由县委宣传部接管塞光学社委员会,并进行改组。成立领导委员会,由县委宣传部长刘玉明任主任委员,严显(中学总务主任)、贾秉玉(商人)任副主任委员,让塞光学社一面配合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一面排练一些古典戏售票演出,以谋生计。1951年初,改名为“敦煌人民剧团”,派宣传部干事何培枝同志住剧团搞组织建设工作,由演员李振福任副团长负责业务。由于剧团团址火神庙位属一街辖区,加之街政府存有一定数量的救济粮,可以解决剧团人员暂时的生活问题,为便于管理,决定由一街街长李晋升兼任团长管理剧团行政,由文化馆负责辅导剧团工作,并指定馆长严显同志担任剧团指导员,帮助推动工作,同时驻敦某骑兵团还为剧团捐献一批服装。至此,敦煌人民剧团正式成立,演职人员在剧团食宿、排练、演出。这一年,剧团先后排练演出新编历史剧《九件衣》《打虎计》,还排演了大型秦腔现代戏《保卫村政权》,深入农村,前往各区乡演出。

1952年,县委宣布任命孔光熙为剧团团长。同年,从四区高台乡划拨部分土地,自己动手,种粮种菜,每年收粮3000多斤。同时排演了现代戏《一贯道》,新编历史戏《逼上梁山》《红娘子》《黄龙山》《大明府》等剧目。

1953年冬,酒泉地区抽调“七一”剧团演员王定乾、胡文明、曹进民、班翠珍及板胡师温善,组成辅导队,来敦煌剧团帮助工作,所排演的《白蛇传》轰动一时。由王定乾主演的《葫芦裕》连续上演一个星期,场场观众满座,打开了演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