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非洲外交研究》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非洲外交研究》这本书是由.王盈著创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非洲外交研究》共有34章节
1
前 言
21世纪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大国围绕非洲的资源、市场以及对非洲事务的控制和主导权等展开了全方位争夺。作为始终致力于谋求国际地位的经济...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及其模式...
3
绪 论
...
4
第一节 问题缘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非洲在美苏争霸时期所具有的政治和战略地位下降。自1995年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以及非洲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
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冷战结束伊始,非洲在日本对外战略中并不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近来日本开始积极调整其非洲战略。因而日本在非洲的一系列活动,也引起了国内的关注。如张宏明主编的《...
6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日本对非外交的形成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随着日本国内外的形势而发生变化。受“对非洲以外第三者(欧美)的反应”以及“黑白非洲...
7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书拟采取以下方法对日本的非洲外交进行研究: 第一,方法-目的分析法。该研究方法认为,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有某种目的性。因此,该国的对外政策应该是在该国能力之内...
8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日本作为西方国家一员,其对非外交本身就是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欧美国家,日本与非洲并没有历史恩怨,也不存在领土纠纷等直接利害冲突。作为当...
9
第一章 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及其模式的雏形(1952—1973)
1952年,当日本作为主权国家回归国际社会之时,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如火如荼。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在于何时?日本是怎样认识非洲的?又是在怎样的诉求下开展对非外...
10
第一节 亚非会议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
关于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也存在着争议。 最早的时间,是将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的对日和会视为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起点。虽然通过此次会议,...
11
第二节 战后日本对非外交模式的雏形
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日本的表现,可以视为战后日本开展对非外交的最初模式。而这一模式,此后在联合国内也有所体现。 一、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日本的“暧昧”表现 1956年...
12
小结 融入国际社会的诉求与国家身份认同的尴尬
20世纪50年代,对于刚刚获得独立的日本而言,最重要的外交课题是回归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在开始与非洲接触的时候,日本正在谋求加入联合国,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
13
第二章 石油危机与日本对非外交的调整与发展(1973—1990)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日本首次遭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日本的外交战略因此经历了一次巨大变更,而对非外交也进行了重大调整。甚至可以...
14
第一节 第一次石油危机与日本外交路线的调整
一、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国际局势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之前,美苏正处于冷战的缓和期。迈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处于实力相对衰弱阶段,与之相对,苏联的综合国力却在逐步...
15
第二节 资源诉求与对非外交的调整
日本作为资源贫乏的经济大国,其脆弱性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暴露无遗。在其外交战略转向“资源外交”时,对非外交也经历了同样的调整。 一、资源诉求下重视对非外交 在20...
16
第三节 世界经济危机与援非责任的形成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日本受灾最为严重。1974年英国经济增长率为-0.5%,美国为-1.75%,日本则高达-3.25%。在这样巨大...
17
小结 世界经济危机下加强对非外交与分担集团责任
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一个分水岭。在这次危机之后,“经济诉求”成了日本开展外交的主要意图。 在危机发生后,日本为了确保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不再全盘追随美...
18
第三章 冷战后日本对非外交的新变化(1990—2005)
随着苏联的解体,支配战后世界40多年的两极格局就此瓦解,世界由此进入了国际格局新旧交替的过渡期,“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中。这一重大的全球性变局,为日本带来了提高...
19
第一节 冷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与日本外交的新诉求
一、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1989年12月3日,美、苏两国领袖在马耳他的高峰会上宣布结束冷战。在冷战结束的第一年,海湾危机升级成为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
20
第二节 日本对非外交路线的调整
冷战结束前,日本的对非外交受到欧美的极大影响。对非援助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来自欧美的“敲打”,被视为解决与欧美贸易摩擦的手段。随着冷战的结束,随着日本外交诉求的变...
21
小结 “入常”诉求下对非外交的调整与“名誉白人”身份的束缚
冷战结束时,日本凭借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对于构筑“美、日、欧三极体制的国际新秩序”是极有自信的。日本重视联合国的作用,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作为实...
22
第四章 重建中的日本对非外交(2005至今)
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联合国改革再次提上议程。日本迎来了借助安理会改革成为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以此实现政治大国化愿景的一大良机。然而日本的这...
23
第一节 “入常”遭挫与日本外交的再出发
一、2005年前后国际局势变化与国际体系的转型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未如预测那样,形成美、日、欧三极鼎立的格局。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军事实...
24
第二节 政经双重诉求下对非外交的再调整
在日本的外交重心进行调整的同时,非洲显示出了政治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非洲的经济活力对于日本越发具有吸引力。日本对非认识逐渐发生转...
25
小结 政经双重诉求与国家身份认同的重构
在经历2005年“入常”失败后,日本的政治大国路线经历了一次调整,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路线变为以“普通国家”实现政治大国化的路线。这次调整也影响到之...
26
第五章 案例:冷战时期日本对南非的外交
与南非的关系,是冷战时期日本在非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这一组双边关系不仅体现了日本在非洲大陆外交的特征,也影响着日本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外交。...
27
第一节 回归国际社会诉求下对南非外交的开始与发展
日本与南非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1918年8月,日本在南非的开普敦设立了日本在非洲地区的第一家领事馆。1937年,日本与南非建交,之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
28
第二节 资源诉求下对南非外交的调整与加强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的整体外交在危机下有了巨大的调整。为了确保自身资源供应的安全,日本开始重视起非洲大陆。 当时由于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与撒哈拉以南黑...
29
第三节 世界经济危机下对南非周边国家援助的增强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当西方阵营整体陷于经济衰退,已经成长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在被认可参与世界经济运营的同时,也被要求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其中之一就是承担起“援助非洲”的...
30
第四节 欧美“敲打”下的对南非外交再调整
在1988年之前,日本对于南非的制裁都是跟在欧美之后进行的。比如1985年,由于南非白人政府出台紧急事态法,迫于国会的压力,美国政府不得已出台对南非的制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