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选择不同的相处模式

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选择不同的相处模式

培养孩子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在我心中却只有一个定义:我想把她们培养为自立的人。

既然有了孩子,成了母亲,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孩子培养为能够自立的人。人类本来就会随着成长,具有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但是,现在的社会变得相当复杂,被放任自流的孩子要想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是相当困难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培养孩子在长大之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的能力,以及能够独立思考、做出判断的能力。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培养自立的人”。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我们是不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保护孩子的。将来他们一定会离开父母的身边。孩子成长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快,而孩子离开我们的时间也比我们想象得更早。为了那一天,父母有必要教给孩子生存的能力。

对于孩子的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什么是必要的呢?

那就是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能力,自己独立思考做出判断的能力,能够和朋友们一起愉快相处、交流的能力,发生任何紧急情况都能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灵活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然不仅是学历的问题,学习的心态、好奇心、知识储备、思考的习惯和努力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让孩子把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那些能力发挥出来,就能引导孩子走向自立的道路。因此,我认为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像这样以孩子的自立为目标的育儿过程中,我最注意的就是和孩子的距离。也就是说,应该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培养他们。自立能力并不是马上就能够养成的,要与孩子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恰当地调整和孩子们的距离。

当然我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和需要反省的地方。虽然也会重复着失败,但现在想来,孩子们在每一个时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父母和孩子吵架的原因就是在距离的保持上出现了错误。孩子是一定会成长的,但是父母却往往认为孩子永远都和现在一样(也许是那样希望的)。

孩子的身心都在成长。根据孩子的成长过程相应地调整与他们的距离,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