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超”擅长科目

培养“超”擅长科目

我家女儿最擅长的科目,都是英语。当然,很大程度是因为她们是在美国生活过的缘故。但是,她们在小学的时候就从美国回来了,在美国学的英语也只是小学程度。那种英语能力是不可能还保留到现在的,也不可能仅凭那点能力去闯过高考这道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她们回到日本后还在继续学习英语。因为有着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自信心,通过后来不断地更努力地学习,才达到现在这种比较高的水平。

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提高能力是有很大效果的。“比较擅长”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这一科目学到“不输给任何人”的程度,才能发挥巨大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喜欢这门课”“还可以取得更好成绩”的科目吧,每一个家庭对待孩子所擅长的科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也有父母认为“这门课已经比较擅长了,就先放在一边,在其他科目上努力吧”,或者“每一门科目都要平均对待,倒不如已经擅长的科目先不管了吧”。

当然,在临近考试前夕,有些科目的确还有待提高,所以就没有必要在“已经擅长的科目”上投入过多精力了。但如果还有一些时间,我还是建议大家,让孩子在擅长的科目上再提高一些。

不仅仅是分数的问题,而是因为自信会发挥我们想不到的作用。如果有“超擅长科目”,就会受到周围人的关注,由此便会产生自信。这种自信会推着孩子向前,增强他的干劲。不仅如此,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会给不擅长的科目乃至自己的性格带来积极的影响。

并且,无论怎么准备,在考试前,孩子一定会感觉到时间紧迫。这时,如果有一门“超擅长科目”的话,就能把剩下的时间都放在其他科目上,在心态上也能得以放松。不管怎么说,所有学校的合格标准都是分数。想要提高分数,与其在不擅长的科目上拼命恶补,倒不如在擅长的科目上拿更多的分。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最后,总结一下“超擅长科目”产生的连锁效果吧。

有“超擅长科目”→在这一门科目上引人注目(获得周围人的认同)→被周围人认为是“学习好(能力高)的孩子”→自然而然要在其他科目上努力(因为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

一门擅长的科目会为自己带来自信,这种自信就会形成上面的关系图。可以说,爱上学习,就是从擅长一门科目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