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

礼佛

Worship Buddha

光孝寺大雄宝殿(广州)
Mahavira Hall(Guangzhou)

光孝寺是岭南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规模最宏大的寺院。寺址本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玄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贵族虞翻被流放居此讲学,后家人捐宅为寺,迄今一千七百余年。“光孝寺自云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创建道场,嗣后达摩始祖、惠能六祖先后显迹于此,一时宝坊净域,为震旦称首。”(见《光孝寺志》序)由是可知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首,与韶关南华寺、新兴国恩寺并称岭南禅宗三大祖庭。

光孝寺气势恢宏,殿宇雄伟壮观,为我国建筑艺术之瑰宝。光孝寺建筑结构细致严谨,象征着中国禅宗文化的精髓,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是其最主要的建筑,大雄宝殿内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左右偏殿分别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关公,独具广东佛教特色。

光孝寺大雄宝殿僧众礼佛(广州)
Monks salute the Buddha(Guangzhou)

光孝寺院存有文物史迹众多,如南朝时禅宗初祖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惠能为禅宗第六祖,与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代表思想先哲的“东方三圣人”,剃度并弘法于此寺,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佛教高僧之一。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寺里均举行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浴佛祈福大法会,藉由庄严盛大的庆典,感念世尊无边恩泽,洗涤人世诸般尘劳,祷祝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光孝寺达摩洗砵泉(广州)
Damo washing Pool(Guangzhou)

光孝寺释迦牟尼佛祖诞浴佛(广州)
Sakyamuni Buddha's Birthday(Guangzhou)

南华寺(韶关)
Nanhua Temple(Shaoguan)

韶关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与广州光孝寺、新兴国恩寺并称岭南禅宗三大祖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祖真身像是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寺中还有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千佛袈裟、女皇帝武则天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的一道圣旨、北齐昭帝皇建元年(560年)的铜佛造像、唐代花缎袜、六祖坠腰石、释迦牟尼像、明代四大天王木雕、清代五百罗汉瓷瓶、明代金书《华严经》残卷等文物。

南华寺大雄宝殿大佛和五百罗汉像(韶关)
Giant Buddha and five hundred statues of Luo Han(Shaoguan)

南华寺大雄宝殿内的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现存360尊,其中有133尊为清代补刻。有154尊罗汉像上刻有铭文。

潮州开元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闻名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大雄宝殿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大殿和殿台四周的石栏板上,嵌有唐代石刻78块,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殿内神案前有元代用陨石刻成的大香炉,刻工精美,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寺内的藏经楼至今还保存着八大橱乾隆钦赐的雍正版《大藏经》7240卷等,资料之全为国内寺院所罕见。每天前来开元寺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

开元寺山门(潮州)
Kaiyuan Temple Gate(Chaozhou)

开元寺大雄宝殿僧众礼佛(潮州)
Monks salute the Buddha(Chaozhou)

庆云寺山门(肇庆)
Qingyun Temple Gate(Zhaoqing)

庆云寺大雄宝殿僧众礼佛(肇庆)
Monks salute the Buddha(Zhaoqing)

肇庆庆云寺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古刹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壮观严谨,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素有“禅、净、律三宗俱善”“五岭律宗第一”之盛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寺里香火历久不衰。

庆云寺大雄宝殿、舍利塔殿等一百余座大小殿堂顺山势罗列建成,法相庄严,各具特色。寺内文物古迹甚丰,如佛袓舍利子、千人镬、大铜钟、白茶花树、平南王大法座、《碛砂藏经》、百梅诗碑、梅花图碑刻,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等,都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朝拜者和游客。

传说中国十九座宝林藏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鼎湖山被称之为“第十七洞天”。据《鼎湖山志》记载,明憨山大师自江西广山得佛舍利数粒,庆云寺主持栖壑和尚从憨山弟子手上得四颗,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供奉于庆云寺铁塔塔基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庆云寺觉兴、圆捷获得惨和主持同意,从塔基取出三颗(两颗红色,一颗天蓝色)并募捐建塔殿供奉至今。

六榕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原名宝庄严寺,宋初寺塔皆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取名净慧寺(六祖惠能)。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欣然题书“六榕”,遂称为六榕寺,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六榕花塔整体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塔砖身是宋代原物,木构则是后来新修,高57.6米,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庆云寺僧众瞻仰佛袓舍利(肇庆)
Monks and believers pay homage to the Buddhist relics(Zhaoqing)

六榕寺山门与六榕寺花塔(佛塔)(广州)
The Cate and the Flowery Pagoda of Liuyong Temple(Guangzhou)

广州达摩佛祖西来初地(广州)
Patriarch Bodhidarma's first arrival place from the West(Guangzhou)

西来初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隋朝以前,此地为珠江河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东渡广州于绣衣坊码头(今下九路附近)登岸,并在此建造西来庵传教。后世信徒遵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始祖,其登岸地点为西来初地。

西来庵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改名为华林寺,成为广东名刹,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达摩堂祖师殿是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达摩师祖而重建的。殿堂坐北朝南,堂前石柱有一副木刻对联“东土禅宗传妙法,西域宝甸辟华林”,是赞颂初祖达摩由西来中国传播宗教文化事迹的。而殿堂北墙正中的白石基上,供奉着身穿袈裟、形如印度僧人的菩提达摩塑像,朝拜者众。华林寺和众多庙宇不同的是没有大雄宝殿,但是有气势恢弘的五百罗汉堂。

广州华林寺初祖达摩堂(广州)
Hall of Patriarch Bodhidarma(Guangzhou)

海幢寺是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年建造的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寺院建筑极其壮丽,寺内寺外风景绝佳,寺内最古老的一株鹰爪兰足有三百年的历史。在清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外国商人在广州闲暇逗留之时,只准到海幢寺游玩。海幢寺建在明末清初,庙里的主持多是具有民族气节的明朝遗民,或是举人,或是进士,还有的是避祸官吏,他们才华横溢,无奈出家,用诗歌书写着自己国破家亡之感。

大佛寺前身为南汉(917—971)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大殿用的巨型楠木柱为安南(今越南)王所捐赠,经近350年仍完整无损,其建筑艺术仿京师官庙兼具岭南风格,是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1733年,清世宗雍正发布谕旨选大佛寺作为宣旨地点,为此修建了宝谕亭。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查禁鸦片烟,“收缴烟土烟枪总局”就设在大佛寺内。大佛寺内有孙中山应知名居士请求所写的、以佛教教义净化人心的“阐扬三密”亲笔题字。

广州海幢寺大雄宝殿民众礼佛(广州)
Worship the Buddha in Haichuang Temple(Guangzhou)

广州大佛寺大雄宝殿僧众礼佛(广州)
Monks and believers worship the Buddha in the Dafo Temple(Guangzhou)

惠能六祖故居国恩寺山门(云浮)
Gate of the Guoen Temple where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 once lived(Yunfu)

国恩寺惠能六祖像(云浮)
Statue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 in Guoen Temple(Yunfu)

云浮国恩寺是惠能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建,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下诏赐名为“国恩寺”(今门额上书“敕赐国恩寺”)。它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韶关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因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而名扬海内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宋时期,国恩寺在佛教界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香火鼎盛,僧人甚多,来寺朝拜参学者络绎不绝。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至十二年(1655年)再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殿堂鳞次栉比,气势巍峨庄严,成为广东省境内屈指可数的大丛林及全国仅存的两大祖师故居之一。大雄宝殿两边供奉着二十罗汉,比其他寺庙多供奉两个罗汉,即六祖弟子神会、法海。

云浮国恩寺有六祖父母坟、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树、龙山碑林、卓锡泉、浴身池、五祖亲传的袈裟衣钵,以及武则天手书的敕赐“国恩寺”题匾等文物古迹。2006年12月28日,国恩寺报恩塔地宫遗址发现舍利子和隋唐时期珍贵文物。

肇庆梅庵为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禅宗六祖惠能,生性好梅,每到一地都以插梅为记。唐先天二年(713年),六祖惠能离开韶关南华寺,准备返回故乡新兴,途经端州时客居城西山岗的草庵(现梅庵)种梅并传教。他用禅杖在草庵前开泉成井以浇灌梅树(当年农历八月初三六祖在故乡坐化圆寂)。梅庵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用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保存了唐宋结合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极为罕见,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六祖惠能生平事迹陈列馆展示了六祖从新兴诞生,到湖北求佛受衣钵,经肇庆怀集、四会隐藏,往广州出家,到曹溪弘法,经端州插梅成荫,回新兴故乡圆寂的过程。

国恩寺六祖手植佛荔(云浮)
The litchi tree which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 planted(Yunfu)

梅庵六祖植梅地(肇庆)
The site of Plum Blossom planted by the Sixth Patriarch(Zhaoqing)

惠能六祖殿(肇庆怀集)
Temple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ing(Huaiji, Zhaoqing)

据《六祖坛经》记载,中国佛教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弟子惠能,惠能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并密嘱“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就是指怀集县。惠能大师在肇庆怀集冷坑镇上爱岭等地深山隐居修行15年后,才现身广州法性(光孝)寺,剃度出家,开始广传“顿悟”之法。上爱岭的“石室”(又称六祖岩)下有始建于唐长庆年间、清道光二十年扩建的六祖禅院。

2011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之六祖八塔开光法会在肇庆四会六祖寺隆重举行,柬埔寨王国佛教法相应派僧王,越南佛教、佛教大学负责人,韩国大忠寺、兴天寺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负责人及光孝寺、六祖寺等来自海内外的108位诸山长老共同为宝塔开光,十方信云集祖师塔下,瞻礼、绕塔、顶礼,共同沐浴在惠能大师智慧与慈悲的光明之中。

六祖寺佛塔开光(肇庆四会)
Consecvation of the Buddhist Pagoda in the Sixth Patriarch's Temple(Sihui, Zhaoqing)

《六祖坛经》里记叙慧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肇庆四会西北方占全县五分之三以上面积(今属广宁县),山多树多,竹林也很茂密,易于藏身。有学者初步考证了广宁县宾坑镇榕村旧寺头存有六祖隐居龙龛古庵的遗址。《广东通志·古迹略·广宁县》记载:“龙龛寺在橄榄都榕村,六祖尝避难构庵于此,庵废,明万历初获以古碑,有‘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之语,因而建寺焉。”后来又有记载,该寺清道光年间重修。其中提到的“龙龛寺文碑”现在仍保存在广宁县博物馆。

在韶关南雄梅岭关楼以南约200米处幽静的山谷之中,有一座“衣钵亭”,亭里面稳稳地安放着一尊六祖钵(亦叫“衣钵石”)。这里流传着一个与六祖惠能有关的传说。梅花经霜傲雪,清新脱俗,一直为生性好梅的六祖惠能所喜爱,梅关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相传禅宗五祖把衣钵袈裟传给惠能继为六祖,并嘱咐他南回广东以躲避自认为是六祖人选的神秀的加害。途中,惠能在梅岭遇险,最终顺利逃脱,人们为了纪念这段传说,便在此建寺和衣钵亭。

惠能六祖寺(肇庆广宁)
Temple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ing(Guangning, Zhaoqing)

梅关六祖衣砵亭(韶关南雄)
Yibo Pavilion in Meiguan(Nanxiong, Shaoguan)

东华寺(韶关翁源)
Donghua Temple(Wengyuan, Shaoguan)

韶关翁源东华山脚下的东华寺,有史记载曾为六祖惠能修禅之所,粤北流传着“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之说。据称,同为千年古寺,但东华寺要早于南华寺,而六祖惠能也是先到东华寺修禅后才至南华寺讲经说法的。自宋朝以后屡遭战火,至民国后已全废。近年来,经僧人万行法师筹建,这座千年古刹重新屹立于世人面前,并成为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祈福之地。

韶关仁化云龙寺塔为平面四方形,砖构实心塔,是研究广东早期古塔建筑形式的珍贵宝物,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又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塔基四周残留着大量的唐代莲花瓣瓦当,故知此塔建于晚唐乾宁光化年间(894—898年)。清同治《仁化县志》载:“此塔为仰山禅师塔。”距塔200米处有一寺庙,原名西山寺,清代更名为云龙寺,塔也因之更名为云龙寺塔,沿用至今。

云龙寺塔(韶关仁化)
Pagoda of the Yunlong Temple(Renhua, Shaoguan)

汕尾陆丰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年(1127年),1389年扩建成了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宫殿群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山寺建筑格局为多组四合院对称式,其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等建筑99间。明、清年代的建筑风貌和工艺珍品富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

元山寺内供奉有玄天上帝,至今还有“武当飞来”的牌匾,寺里同时也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等佛像,因此,元山寺兼有释道汇流的特点,世所罕见。在海外华裔,特别是闽南语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誉,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

元山寺(汕尾陆丰)
Yuanshan Temple(Lufeng, Shanwei)

元山寺僧众礼佛(汕尾陆丰)
Monks worship the Buddha at Yuanshan Temple(Lufeng, Shanwei)

梅州灵光寺(梅州)
Lingguang Temple in Meizhou(Meizhou)

梅州千佛塔寺(梅州)
Mahabouddha Temple in Meizhou(Meizhou)

梅州灵光寺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年间,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最大特色是“灵光三绝”。尽管香火鼎盛,但香烛浓烟却从宝殿顶端的螺旋形风斗“八藻井”散发而出,使殿堂终年清新,此为一绝;殿顶外古树参天,但瓦面却片叶不留,此为二绝;寺大门前挺立两棵古柏,一荣一枯,一生一死,生者枝繁叶茂,死的枯而不朽,奇特之“生死树”,世所罕见,此为三绝。

千佛塔位于梅州市区(梅城)东郊,始建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灵山寺民众拜祭大颠祖师(汕头)
Worship Patriarch Dadian in Lingshan Temple(Shantou)

汕头潮阳灵山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由惠能大师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创建,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灵山寺在粤东地区的知名度仅次于潮州开元寺。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唐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他与大颠过从甚密,互访晤谈。大颠禅师特于韩愈留衣处建亭以志其诚。大颠祖师塔被后人称为“舌镜塔”,古朴典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宋以来,历代帝王及官绅黎庶均对古刹加以保护葺修,四海缁素,多来朝礼参学,南北词人骚客,会此吟诗泼墨。

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佛教传播重地之一,与历代众多名人结缘,吸引历代文人驻足咏叹。始建于清初的肇庆护龙祖庙于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四周古树怀抱,环境清幽,是肇庆市端州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庙宇,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护龙祖庙僧众礼佛(肇庆)
Monks worship the Buddha in the temple of Hulong(Zhaoqing)

六祖庙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肇庆)
Cultural festival held in the temple of the Sixth Patriarch(Zhaoqing)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佛教乃至中华文化上均有深远影响。2011年10月26日晚,“祥和大千 幸福广东”2011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肇庆四会六祖寺隆重开幕。大家共同敬仰缅怀学习传诵惠能大师的无上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六祖惠能在肇庆怀集和四会的深山修行,与当地山民和猎户打成一片,知道佛教要想发扬光大,佛性必须大众化、平等化。他提出“人人心中有佛”“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还通俗易懂地告诉人们,佛性、佛道就是断除一切忘念,认识和复归本性,超脱一切,保持清净。佛教著作《六祖坛经》教人明辨是非善恶、真伪邪正,懂得取舍、得失,建立理智、进取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历经1300多年,至今仍然还在影响着后人。

民众居家礼佛(潮州)
Believers worship the Buddha at home(Chaozhou)

荣睿碑亭是1963年为纪念日本入唐留学高僧荣睿大师而建,包括荣睿碑和荣壑纪念亭两部分。荣睿碑文和碑背面的《荣睿大师赞》四言诗,均出自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手。荣睿大师是日本高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入唐留学,邀请扬州大明寺鉴真大和尚渡日本弘法,五次东渡都未成功。天宝九年(750年),他们至端州准备北上,不幸的是荣睿大师积劳成疾,圆寂于鼎湖山中。天宝十二年(753年),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应邀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一千多年来,中日两国人民均十分敬仰鉴真、荣睿两位大师对发展中日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禅对于个体生命、社会、国家、世界都有积极作用。肇庆市的怀集六祖岩、四会六祖寺、梅庵等地因六祖惠能而广为人知,六祖惠能的思想和智慧使不少中外游客信众慕名而来。在2011年的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上,韩国礼佛团特意前来四会六祖寺敬佛。禅宗文化已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全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日本高僧荣睿大师碑亭(肇庆鼎湖)
Stone-tablet Pavilion of Japanese monk Rong Rui(Dinghu, Zhaoqing)

韩国五大丛林组团赴广东礼佛(肇庆四会)
A group of South Korea's five temples come to Guangdong to worship the Patriarch(Sihui, Zhao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