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客家新春风情
Hakka New Year Customs
历史上,崇尚传统的广东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从遥远的中原迁徙而来。在千百年来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移过程中,他们团结互助,客气礼貌,吃苦耐劳,形成不同特色民系风情及传统新春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客家就“入年挂”,到处呈现出一派除旧布新的景象,户户大扫除,不说不吉利的话,准备鸡、鱼、猪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祐之意。同时,要准备很多食物,如鸭、豆腐、甜粄、发粄、煎粄等,做梅菜扣肉、菜干肉煲,用家乡特产南瓜、番薯、芋头等做成各种小食。
除夕,家家户户张贴喜庆的春联,合族到宗祠齐拜祭祖先,摆上各式各样的供品,以表示人们尊祖谢恩的虔诚。客家人还有团年饭前祭祖、拜土地、天神的习俗。一般团年饭会提早些进行,一家汇聚一堂,菜肴丰盛,气氛和谐,给小孩发“利是”(压岁钱)。这一天晚上,大家一般用放了柚叶等有香味的树叶的热水来洗澡,通常是不睡觉,叫“守岁”,凌晨零点时鞭炮齐鸣,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不论老少都早早起床。传说若这一天不早起床,就意味着一年不顺利。很多地区的客家人,大年初一有食斋的传统,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素食。这一天不扫地、不洗澡,以免赶走财气。村里的人这一天往往会聚在一起打纸牌、麻将消遣。新年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访拜年。
近年来,客家的春节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内容,人们举办舞龙舞狮等应节仿动物舞,和汉剧汉乐、锣鼓乐等文艺演出,还有书画展览、猜谜、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使节日有了新的色彩。
大年初六,即“出年挂”,意味着新年到此就接近尾声。到了大年初八,各行各业都开始放鞭炮“开张大吉”,农民也灌水入田忙育秧。人勤春早,虽接着而来的还有元宵节(“正月半”),但“出年挂”之后,人们陆续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新的一年里争取事业兴旺。

三江源客家雕像(梅州大埔)
The Hakka statue in Sanjiangyuan(Dapu, Meizhou)
梅州大埔三河汇城三江源客家雕像,春节元宵假期很多本地和外出乡亲前来参观。
大埔田家大宗祠乡亲们新春祭祖。
春节前夕外出工作的乡亲纷纷回家乡准备过年。
半环形围龙屋“花头岭”栽上植物常青绿显春意。

故乡祭祖聚亲情(梅州大埔)
Ancestral worship in hometown(Dapu, Meizhou)

归家围龙屋(梅州)
Come home to Hakka walled houses(Meizhou)

围龙屋里春常在(梅州)
Spring is always around the walled houses(Meizhou)

新春探家归(梅州)
Home return in the Spring Festival(Meizhou)
梅州五华乡村出外工作的乡亲陆续回家备年。近些年开小轿车回家乡的人多起来了。
梅州梅县西阳镇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联芳楼。

华侨回归白宫楼(梅州)
Overseas Chinese return to the White House(Meizhou)

春庆来临墩仔寨(汕尾陆河)
Spring arrives in Dun Zhai Village(Luhe, Shanwei)
汕尾陆河水唇镇墩仔寨,形似大龟,造型奇特美观,气势恢宏,为广东十大特色古村落之一(最具建筑特色),新春很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陆河县螺溪镇五星祠主人叫叶高标,曾在明朝崇祯年间管理天下粮饷。他为官廉洁,受到朝廷赏识并赐匾给予勉励,其宗祠已成人文旅游景观。

鸿禧赐福五星祠(汕尾陆河)
Wu Xing ancestral hall(Luhe, Shanwei)
梅州丰顺乡镇新春一户客家人在宗祠祭祖。
肇庆山区客家排屋贴满春联,人们陆续探亲访友。

家人祭祖宗祠中(梅州)
The family worship their ancestors in the ancestral shrine(Meizhou)

迎新接福入排屋(肇庆)
Welcome the arrival of Spring(Zhaoqing)

缅怀先辈拜祖堂(揭阳揭西)
Honoring the ancestral Hall(Jiexi, Jieyang)
揭阳揭西五经富民众除夕拜祖堂。

敬祖祈求保永泰(揭阳揭西)
Pray for peace(Jiexi, Jieyang)

屯军后人敬先祖(惠州惠东)
Posterity to ancestors(Huidong, Huizhou)
惠州惠东平海有很多屯防军人后裔,每逢新春他们就会到寺庙敬拜先祖。
惠东多祝镇皇思扬村(省古村落)施工技术巧妙绝伦,具有居家生态和世俗传统文化的东方气派。新春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古村迎到新春时(惠州惠东)
The old village greets the Spring Festival(Huidong, Huizhou)

吉语红联送新年(河源)
The auspicious couplet of the New Year(Heyuan)
新年将到,城乡写春联需求大,老伯有更多显身手的机会。
新春前夕,商家贴好春联,高挂红灯笼。

迎新灯笼高高挂(揭阳)
The lanterns for the New year are hung high(Jieyang)
韶关南雄珠玑巷老人精选米粮以备年节用。
年已七旬的老太太舂起糍粑来十分自如,身板子硬朗。

精选米粮好备年(韶关南雄)
Preparing food for New year(Nanxiong Shaoguan)

七旬老太舂糍粑(韶关南雄)
A granny over seventy is making glutinous rice cake(Nanxiong, Shaoguan)

冬晒辣椒满村红(韶关)
Sun drying of peppers in winter(Shaoguan)
韶关南雄一乡村红辣椒丰产,晒干后的红辣椒准备供应年节市场。
新春河源老街上美味的糕点丰富多样。

老街美点招客来(河源)
The dim sums on the old street bring in guests(Heyuan)

仁化堆花酒醇香(韶关)
Dui Hua wine mellow fragrance(Shaoguan)

金柚送市场(梅州)
Golden pomelos are delivered to the market for sale(Meizhou)
韶关仁化石塘双峰寨古酒坊堆花酒远近闻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州地区多年来大力扶持农户种沙田柚致富,新年应市,梅州沙田柚被称作“金柚”。

佛手瓜棚下(韶关翁源)
Under the gourd shed of chayote(Wengyuan, Shaoguan)
韶关翁源山村空气清新,种植的佛手瓜特别清甜。
韶关乐昌是广东省最大的马蹄产地,量大质优。此外,这里出产的芋头大而香,被称为“炮弹香芋”。马蹄、香芋是新年市场上的双星。

马蹄香芋好年货(韶关乐昌)
Water chestnuts and taros are good goods of the new year(Lechang, Shaoguan)

豆干飘香客纷至(梅州)
Guests are attracted by the fragrance of dried tofu(Meizhou)
著名风味小吃——黄皮豆干,是客家人传统的主要食品之一,主要原材料有黄豆等,制作全靠手工和经验,将制作好的豆腐放置在自然的日光下晒成淡黄色而得名。梅州南口等地的黄皮豆干早已名声在外,各种吃法皆风味俱佳,也可生吃。
竹编是客家常用物品,许多从国内外回乡探亲的人常会买上几件竹编以解那浓浓乡愁。

巧手竹编花样多(河源)
Various styles of bamboo weaving(Heyuan)
清远连南的汉族中有不少是客家人,年节喜爱蒸大笼糕,以米粉、白糖为主,其口感甘甜香滑。
梅州平远近些年从江西赣南引进种植慈橙获得成功,山岗上金黄一片,扑鼻而来的是橙树和慈橙的清香,农家乐丰收。

山乡客家大笼糕(清远连南)
Big cakes in Hakka village(Liannan, Qingyuan)

慈橙丰收农家乐(梅州平远)
A bumper harvest of Ci Orange in the countryside(Pingyuan, Meizhou)
眼前这一位健康而勤快的客家大娘在认真“侍候”自己的菜园子。
河源和平山区客家大娘年纪虽大但削起大薯得心应手,纯朴的小孙女也前来想帮忙,祖孙和合。

勤劳收获(梅州)
Hard work and long harvest(Meizhou)

得心应手备午膳(河源)
Prepare for lunch(Heping)
梅州大埔是南方瓷都,产品美而优,国外都闻名,外出工作的乡亲、华侨回乡离开时喜欢带上几件精品馈赠亲友。
惠州龙门农民画是全国闻名的民间艺术,纯朴艳丽,富有地方特色,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节庆上尤受旅游者青睐。

手巧艺高出美瓷(梅州大埔)
Master to make pretty porcelain(Dapu, Meizhou)

又绘新画迎春到(惠州龙门)
Painting new paintings to greet the spring(Longmen, Huizhou)

灵光寺里众礼佛(梅州)
People worship Buddha in the temple of Lingguang(Meizhou)

除夕家家拜土地(揭阳)
Every household worships the god of land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Jieyang)
灵光寺为粤东名刹,香火鼎盛,新春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揭西坪上的客家人在除夕会家家出动到村边山岗土地庙拜祀,祈求保祐来年全家福寿顺利。
惠州惠东平海客家民众吉日敬拜财神,祈求发财好运,拜祭协天大帝,祈求保祐在海疆生活的一家人平安吉祥。

新春吉日敬财神(惠州惠东)
Worships the god of wealth on the auspicious day of the new year(Huidong, Huizhou)

一帆风顺长愿景(惠州惠东)
Smooth sailing is a long wish(Huidong, Huizhou)

新春亲情聚家中(梅州)
Spring family gathering at home(Meizhou)
梅州梅县新春家人亲戚过年团聚,满满喜意,浓浓亲情。
擂茶是汕尾陆河著名的传统小吃饮料,也可当饭吃。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招待吃荤的客人饮用,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甜笋、香菇丝、煎豆腐、粉丝、香葱等配料。

擂茶饭香敬宾客(汕尾)
To the guests with Lei Tea and rice(Shanwei)

和平吉庆聚云寺(汕尾陆河)
Peace and auspiciousness in Juyun temple(Luhe, Shanwei)
汕尾陆河聚云寺庙会一大群和平鸽绕寺飞翔,景致祥和。
新春彭祖诞,人们聚集彭祖庙,纷纷祈求作为幸福长寿象征的彭祖保祐平安福寿。

祭祀彭祖祈福寿(汕尾陆河)
Offering sacrifices to Peng Zu to pray for 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Luhe, Shanwei)

新春万众叹火龙(梅州丰顺)
The crowd admires the fire dragon(Fengshun, Meizhou)
新春,梅州丰顺埔寨的烧火龙表演万人空巷。火龙的壮观,观众无不为之惊叹,无不被其折服。
汕尾陆河飞云宫众人祭祀齐天大圣,祈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祐护。

“齐天大圣”显神通(汕尾陆河)
The Monk King shows the Divine Power(Luhe, Shanwei)
汕尾陆河螺溪镇欧田墟元宵节每年都举办“闹龙神”大型民俗活动,至今有近200年历史。
2018年元宵,欧田“闹龙神”盛典如期举行。火龙与牵龙阵容规模盛大,场面气氛热闹非凡,广大群众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油筒明灯迎火龙(汕尾陆河)
Light oil tube lamps to greet the fire dragon(Luhe, Shanwei)

元宵大众“闹龙神”(汕尾陆河)
People tease the Dragon God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Luhe, Shanwei)

歌舞花灯人人爱(梅州兴宁)
Everyone loves song and dance lanterns(Xingning, Meizhou)
梅州兴宁花灯起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现在流传于兴宁的花灯形式多样,有圆形花灯,有观音灯,还有大坪、罗岗等地的宝盖花灯等。每年从正月初八到十九是兴宁的赏灯节,传承着悠久的民间社祭历史文化。
汕尾陆河乡村元宵演出木偶戏,承载着众多的社会历史信息和记忆,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元宵乡村木偶戏(汕尾陆河)
A puppet show in the countrysid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Luhe, Shanwei)

汉剧有了新“粉丝”(梅州)
New fans in Han Opera(Meizhou)
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历经多年、精心打造的传统汉剧和新原创汉剧陆续上演。汉剧的俊男美女演员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经常前来捧场。
大型客家现代山歌剧《桃花雨》,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戏好看,展现了客家山村桃溪村通过创业脱贫致富的变迁,是时代崇尚的“原生态”的回归和展现。2009年曾作为广东省的优秀节目晋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

创业山歌响云岭(梅州)
Pioneering folk songs singing in Yunling(Meizhou)

诙谐趣致《铜锣嫂》(梅州)
Witty and amusing "Tong Luo Sao"(Meizhou)
梅州梅县山歌剧团《铜锣嫂》的谐趣表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生活语言淬炼的结晶。比山歌不在歌声的甜美而再于对应时即兴对答能力的表现,这也是客家山歌无法跨越族群藩篱的音乐性特质。
音乐是永恒的,深山古宅遇知音该是幸福的。

知音(韶关始兴)
A man who knows me(Shixing, Shaoguan)
广东汉乐是一千多年前粤东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古乐,在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演变发展而成。广东汉乐现大体包括丝弦音乐(旧称儒乐或清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和庙堂音乐五大类,在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广为流传。
广东汉剧汉乐的艺术魅力和特殊风采经久不衰,近年,梅州城和大埔等地多次举行汉剧汉乐汇演、专题晚会、大型音乐会,让客家乡亲和外来观众一饱眼福耳福。

广东汉乐奏佳曲(梅州)
Playing good music with Guangdong Hanle(Meizhou)

欣赏汉艺咫尺间(梅州)
Appreciation of Hanle at close range(Meizhou)

大鹏城赏客家舞(深圳)
Enjoy Hakka Dance in Dapeng City(Shenzhen)

山歌唱给乡亲听(惠州)
Sing the folk songs to the villagers(Huizhou)
深圳生活着不少原住民客家人,他们大部分是在龙华、盐田、龙岗、罗湖、宝安、南山、观兰等区。据粗略统计,深圳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等经典类型民居建筑群保存下来的还有300多座,客家古村落也相当多,有大鹏所城、大鹏东村和坪山大万世等。大鹏所城不仅仅是客家人所创建,它还糅合了古代北方和岭南的建筑风格。大鹏古城客家妹子嘹亮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引得游客们不请自来,她们与各地游客互动,与当地客家村民乡亲、新客家人一齐讲客家话,交流学习。
对于客家人来说,没有了客家山歌的客家文化一定是空白的。客家山歌名家进社区,《
系客家人》《哦嘿一声歌成河》……曲曲献唱众乡亲。

深情歌唱敬亲人(广州)
Sing affectionately to express love(Guangzhou)
客家山歌是生命情怀的一种表达艺术,极具群众基础,全省东南西北都常能听得到。
惠州惠东渔歌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更加重视其传承发展,新春佳节时,渔歌渔舞常亮相,后生们也陆续登上舞台。

渔歌渔舞亮海滨(惠州)
Fishermen's song and dance performance(Huizhou)

壮汉舞麒麟(惠州)
Strong men dancing as unicorn(Huizhou)
惠州惠城小金口客家麒麟舞展现了具有浓郁惠州特色的民俗风情,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被安排在整个表演队伍中的第一个,非常抢眼,不少游客尤其是外国人对麒麟舞感到好奇,纷纷点赞。
樟木头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是“中国民间艺术麒麟之乡”。樟木头客家麒麟舞有450年的悠久历史,新春常在在祠堂、广场等展演,交流技艺。

麒麟舞比艺(东莞)
Unicom dance competition(Dongguan)
麒麟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树一帜,深深扎根于东莞清溪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东莞清溪客家麒麟舞在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金奖,受邀参加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青溪镇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花环龙在梅州大埔县茶阳镇具有悠久的历史,舞龙庆贺新春是粤东北知名的文化品牌之一,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飘逸洒脱,看上去宛如一朵朵美丽的大花环在空中不停滚动,多次受邀参加省各项大型文艺表演活动。2017春节前夕,广东在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举办“请到广东过大年”大型宣传推介。活动中,花环龙队员们冒雨巡游展演,受到各地观众、游客的欢迎赞赏。

少儿戏麒麟(东莞)
Children dance with unicorn(Dongguan)

活跃展演花环龙(梅州)
Hua Huan dragon performance(Meizhou)

山歌对唱亮都市(广州)
Folk song duet appear in Metro(Guangzhou)
客家山歌一直是客家音乐的代表,它不但是客家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更是客家族群凝聚族群意识的一种触媒。广州公园里,客家人们聚集唱山歌,情深之声亮响都市上空。
韶关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屋久负“岭南第一围”盛名,现在还住着部分居民,过着淳朴、清静的生活。春暖花开,儿童出围摘山花,看到游客,笑脸相迎,朴实而略带羞涩。

围屋小童爱山花(韶关)
Children in Hakka huts love mountain flowers(Shaoguan)

新春佳节探亲邻(梅州)
Visiting relatives and neighbor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Meizhou)
客家先民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如今在客家地区,人们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和地方性的崇拜、礼节等。春天来临之时,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怡乐春游各相宜(梅州)
Joy and spring outing(Meizhou)

烂漫春梅绕新居(汕尾陆河)
Spring plums surround the new house(Luhe, Shanwei)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大多居住在连片的山区农村,以农业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传统基本职业。
浸润着客家情感世界的围屋形式,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涵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围屋前的山泉溪水清澈长流,也留存于人们的心里。

溪水清澈人爽朗(惠州惠东)
The stream is clear and the people are bright(Huidong, Huizhou)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主。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以水车灌水入田,现时多用电动抽水。
稻谷成熟收割时,客家人一般不雇工,而是左邻右舍的妇女自带镰刀到田里互相帮忙割水稻,这叫“帮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春早人勤育秧忙(韶关始兴)
The industrious people are busy raising seedlings in spring morning(Shixing, Shaoguan)

山乡恩情长相伴(清远英德)
Long companion(Yingde, Qing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