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湛江、茂名年例风情

第七篇 湛江、茂名年例风情

New Year Customs in Zhanjiang and Maoming

在粤西的鉴江、罗江一带,以湛江、茂名为主,延续着一个千百年来的独特又盛大的节日——年例。“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就是约定俗成的节日,一年一例。

年例由同一宗族发展而来的村落或者部族举办,分为大年例和小年例。大年例从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陆续在各村上演,日期各有不同,“年例期”一般为三天,首日名为“起例”,次日为“正例”,最后一日为“尾例”(俗称年例尾)。小年例又叫“翻秋年例”,则会出现在农历三月份以后或秋收之后。

年例是人们敬神、游神、摆宗、祭祀社稷以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民俗,一般认为是由古代丰收、拜雷祖等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民间也长期把拜祭和纪念冼夫人与年例活动相结合,形成一种特色,极具积极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年例的举行地点以社庙、土地庙、祠堂为中心,一座或者数座村庄一起举行。年例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庆祝形式经发展、演变,形成了驱邪治魔、保境安民的游庙神、祭灶、拜石狗、燃灶火、跳傩穿令箭、上刀山、过火海、鸣铳炮、送瘟神、送香船、插田旗、送吉贴和出花灯等民俗活动。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有热烈的,也有柔性的,年例已变成粤西人民的狂欢节。

年例不区分民系,只和地域有关,讲白话、客家话、黎话、雷话的各村都会举行年例。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路旁插满彩旗,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粤剧、雷剧、木偶戏、各种鼓乐八音队、醒狮舞龙、人龙舞、飘色、舞鹰雄和武术民间艺术表演等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各家各户在年例当天都办好酒席来宴请乡邻,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吃饭,都会受到主人热情接待。客人越多,说明主人家越有排面。

年例反映的是粤西人民天人合一、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表达了粤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体现了民众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年例是亲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增进关系的重要途径,增强了当地人的乡土归属感。

年例节庆群情涌(湛江赤坎)
High spirits of the Yearly Worship(Chikan, Zhanjiang)

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流传了一千多年,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赤坎调顺舞龙艺术团在年例上的精彩演出,是该地举办文艺展演的一个缩影。

湛江雷州年例为雷州半岛的一种春节民俗,在鞭炮声中,“设清席以祀祖先及香火神”。雷祖祠则于正月十五“出巡”,湛江霞山的乡村有去雷州雷祖祠接雷祖归来的习俗。

新春年例拜雷祖(湛江雷州)
Worship of Lei Zu during the Yearly Worship(Leizhou, Zhanjiang)

缅怀先贤冼夫人(茂名电白)
Remembrance of Lady Xian(Dianbai, Maoming)

茂名电白电城镇山兜村冼夫人故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长期把拜祭和纪念冼夫人和年例活动相结合,形成一种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而这种形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许多文化活动都无法超越的,极具积极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茂名高州东岸冯家村年例中的重头戏就是“游神”,而出游的“神像”正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部落首领冼夫人和她的丈夫冯宝(民族融洽的典范,高凉郡太守)的塑像,冯冼族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缅怀冯宝冼夫人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为百姓为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弘扬双贤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

冯宝故乡敬双贤(茂名高州)
Worship two sages at Feng Bao's hometown(Gaozhou, Maoming)

泰山府里祭境主(湛江麻章)
Worship of the local gods in Taishan Mansion(Mazhang, Zhanjiang)

据《太平寰宇记》等文献记载,湛江麻章旧县年例最迟起源于宋朝,有彩车、游神、跳傩穿令箭、睡刺床、鼓乐队以及醒狮舞龙等,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湛江廉江石角游神摆宗的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恩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各个自然村,以社庙、土庙为中心。“年例期”一般为三天,头天名为“起例”,次天为“正例”,最后一天谓“尾例”(俗称年例尾)。

游神摆宗祈平安(湛江廉江)
Toure the gods and pray for peace(Lianjiang, Zhanjiang)

人声鼎沸年例巡游(湛江赤坎)
The crowd cheers when the tour of the gods in progress(Chikan, Zhanjiang)

湛江赤坎百姓村年例大型民俗巡游活动围绕村道游行,游神也称为菩萨巡游,游神与摆宗台是年例活动的核心项目,是各村民众祭祀、祈福的两个最重要内容。

茂名高州“摆宗台”,宗台上的三牲必有阉鸡,当宗台数量非常多时,会出现百鸡拜神的盛况。

摆醮拜宗百鸡宴(茂名高州)
A hundred chicken feast for ancestors(Gaozhou, Maoming)

湛江赤坎调顺年例也有部分村庄游神时的菩萨是活人菩萨,俗称“降神”或者“降僮穿银针穿令箭”。

湛江雷州南兴“守护神”和“吉祥物”石狗祀立在村路口、村巷头甚至家门并加以供奉。年例活动中,雷州人拜神圣的石狗以求驱邪治魔、保境安民。

祭祀祈福乡村间(湛江赤坎)
Sacrifice among villages(Chikan, Zhanjiang)

春日村头拜石狗(湛江雷州)
Worship stone dogs at the village's entrance on Spring days(Leizhou, Zhanjiang)

道光《电白县志》卷四《舆地一疆域·风俗》记载:“元旦恭贺,曰拜年。家设糕果祭神,曰供养。或悬先像,设糕果礼拜。是日,不杀牲,多素食,三日内不市。各乡行春傩礼演戏,曰做年例。”湛江雷州南兴乡民跳傩之前做足准备。

湛江吴川黄坡当地乡人尊康王,沿门跳傩,以求可驱邪逐鬼,合乡平安。

跳傩之前做准备(湛江雷州)
Get ready before Nuo Dance(Leizhou, Zhanjiang)

傩舞二真敬康王(湛江吴川)
A Nuo dance(Wuchuan, Zhanjiang)

送花龙船祛凶灾(茂名高州)
Sending flower dragon boat to quell the disaster(Gaozhou, Maoming)

茂名高州沙田花龙船由竹子、彩色纸和丝花搭扣张贴而成,集民间剪纸艺术与竹编艺术之大成。游神时,道公佬念咒语,然后拿着桃木剑、拂尘等作法道具来到纸船旁边作法,大喝一声:“请上船!”就意味着附近的鬼怪妖孽都被抓到了这条纸船上。

高州年例游神结束之时,神像回庙之前,道公佬和煞是壮观的庞大火炬跟随队伍把纸船送到河里(有的村庄就在庙前不需送到河边),用火烧掉纸船,象征鬼怪妖孽被烧死随“船”漂走了,人们一年能够平安。

万人火把送香船(茂名高州)
Ten thousand people come to send ships with fire handles(Gaozhou, Maoming)

张灯结彩送祝福(湛江赤坎)
The lights are decorated and the blessing is given(Chikan, Zhanjiang)

湛江赤坎年例,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和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

茂名高州年例,逛菩萨是年例到达高潮的标志。逛菩萨有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必须怀有足够的诚恳,及对身体和精神的足够自信。

足够诚恳逛菩萨(茂名高州)
Sincere worship of Bodhisattva(Gaozhou, Maoming)

在湛江雷州南兴,准备好的供品会集中放到村头或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桌上摆上三茶五酒、阉鸡、猪肉、鱼(三牲)和糖果等供奉神明。

民俗巡游队伍到达摆宗台地点后,放烟花烧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醒狮队会在宗台前舞狮。

新春祥龙贺年例(湛江雷州)
Dragon Dance to celebrate New Year(Leizhou, Zhanjiang)

鹰雄拜年祈福运(湛江赤坎)
Eagle and Pooch Dance(Chikan, Zhanjiang)

湛江东海岛年例通过各种民俗艺术的表演,以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中人龙舞特别受欢迎,人气最旺。

每逢年例期到来,飘色的创作者便会就近物色年龄、身高、体重合适且有胆量、气质的小演员来训练,使其最终能够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

东方一绝“人龙舞”(湛江)
Zhanjiang Dragon dance has been hailed as “the Oriental Special”(Zhanjiang)

例牌飘色人气高(湛江吴川)
Piao Se is very popular(Wuchuan, Zhanjiang)

祈福队伍田野过(茂名高州)
A blessed procession walking across the fields(Gaozhou, Maoming)

茂名高州沙田年例既是祈福去邪的日子,更是家庭和个人的社交活动,不管信神与否,人们都能够各得其所,表达了粤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湛江雷州南兴的八音锣鼓等音乐游神队、摆醮队,代表吉祥繁华的意思,一般随节庆的游行队伍边走边演,也有在庙堂前和屋前屋后的空地演出。

春天四境闻乐声(湛江雷州)
The sound of the music is heard everywhere in spring(Leizhou, Zhanjiang)

添丁之家悬彩灯(茂名电白)
The family that gave birth to a boy hangs a colored lamp(Dianbai, Maoming)

茂名电白凡前年生了男孩的家庭,当年必须购买一对特制彩灯,从正月十二起一个悬于家中,另一个则悬于所属坊的土地庙内,谓之“开灯”。挂灯时,以清酒饭肴礼拜土地神,燃放爆竹以示庆祝,并酬其送来“桂子兰孙”。悬灯三日,才在十五晚焚化。

茂名信宜镇隆的花彩灯有白花灯、鸟灯、狮灯、鱼灯及各种神话、历史故事灯。年例既是艺人献艺的舞台,更是乡邻共求和谐、同寻正能量的好日子。

节庆之夜赏花灯(茂名信宜)
Enjoy the lantern on the night of the festival(Xinyi, Maoming)

湛江赤坎调顺村村民们年例有一个特别的活动,就是抢蔗拜蔗扔泥巴。竹扎祈福船巡村,象征把灾难送走。祈福船依次停在几个拜蔗点上,预先被砍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甘蔗裹上田里的新鲜淤泥被扔出,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去抢。

在湛江赤坎调顺,抢蔗的同时,还有专人向抢蔗人不断抛淤泥,据说被淤泥砸中了的人新的一年都有好运气,泥砸得越多越好,而绝不会发脾气,众人欢欣雀跃,好一个乡村狂欢节。

奇特的裹泥掷甘蔗(湛江赤坎)
Peculiar custom of throwing "sugar cane wrapped in mud"(Chikan, Zhanjiang)

年例堪比狂欢节(湛江赤坎)
Yearly Worship is comparable to carnival(Chikan, Zhanjiang)

湛江遂溪年例期间普遍有醒狮队的武术表演和醒狮队采青,功力了得。

湛江吴川年例,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最愜意的事就是到地堂去观看粤剧或木偶戏,一来敬神,二来娱人,这就是回归“年例”的正本话题“睇年例”。

武术表演真功夫(湛江遂溪)
Real skill of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Suixi, Zhanjiang)

年年例牌演大戏(湛江吴川)
There's a big show every year during the Yearly Worship(Wuchuan, Zhanjiang)

乡间春演木偶戏(茂名高州)
Performance of puppet show in the countryside(Gaozhou, Maomin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等,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的作用。

茂名高州的年例文化活动多与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有关。据说,年例活动初时由冯、冼家族而兴起,另有一说是在冼夫人军营中兴起,初为犒劳官兵、宰牛闹春(开宰牛会),因长期举行,形成了习俗,并演化成今天的年例。

宾客将到备佳肴(茂名高州)
Prepare a good meal for the guests(Gaozhou, Maoming)

年例宴客就是所谓的食年例,这是粤西人过年例的重头戏。宴请亲朋好友,是年例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节日活动宴客亲朋、设宴摆酒席,丰俭由人,量力而为。

年例宴席图的是人气旺。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除了互祝“新年吉祥、如意发财”等喜庆、吉利话,联络感情外,还有可能聊出一份好工作、一单好生意。

丰俭由人摆宴席(湛江赤坎)
Make a feast for the guests(Chikan, Zhanjiang)

呼亲唤友增感情(湛江赤坎)
Build up friendship(Chikan, Zha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