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Preface

舞蹈是人类最为独特的、融合身体和动作的古老艺术。当人们开始用脚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舞蹈就进入了人类的历史。舞蹈以人的身体为表现工具,通过非语言的形体运动、姿态变化来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舞蹈复原了蒙昧时期人类身体与心灵最为原始而直接的关系。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在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他们已经知道用身体舞动来记忆某些程序或是提升某些认知功能,他们也知道心灵是通过身体和外界的互动来理解和认识世界的。

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舞蹈中的这种身心交互的能力,人类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当今的舞蹈已经富于体系、精巧细腻,但只要身躯开始舞动,认知、情感与思想便开始在动作中流动。舞蹈中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觉运动信息的交互,舞蹈动作表现时无处不在的情感张力,使其成为一种区别于日常行为与体育运动的独特人类行为。研究者发现,舞蹈训练不仅直接提升了受训者的身体感知觉水平与运动技能,而且还间接地影响了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发生身心相长的神奇现象,出现心理学上的转移效应(Transfer Effect)。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理解这种因舞蹈训练所致的身心改变,其本质体现着脑的变化,即脑在适应长期专业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发生了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使个体具备适应外部任务与环境的各项能力。这种因外部环境刺激而引发的脑的适应性改变即是脑的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相关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对脑的影响是深远的,所引发的外部功能变化也是广泛的。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的Kathrin博士团队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和运动训练都会引起脑内海马体的增大,增大的海马体往往与更好的记忆力、空间巡航能力相关,而舞蹈训练对海马体的促进作用比运动训练更为显著。另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长期从事业余舞蹈训练的老人,其反应速度、认知功能均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老人要好。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Andreas博士则发现,长期接受专业训练的舞蹈家(本书泛指舞蹈训练者)具有更高的想象力,他们在完成高创造性的想象任务时,其右侧半球的顶叶后部出现更强的脑波一致性。这种结果反映了舞蹈家在进行想象时有特定脑回路的参与,而普通对照被试则没有这些特定脑回路的激活。巴黎萨克雷大学认知神经成像所Asaf博士则发现,语言理解与舞蹈动作理解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并具有重合的神经网络。当人们观察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时,其颞上回、眶下额回、眶上额回的激活形式与人理解语言时的激活是类似的。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接受舞蹈训练的儿童,其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提高。另外,舞蹈还是一种情感表达艺术,它和情绪功能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长期接受古典舞训练的被试,与正性情绪相关的左侧脑岛、颞上回、颞横回等区域的局部一致性增强,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功能连接增强。同时,情绪状态量表得分也比对照组更良好。因此,舞蹈训练能够影响和提升人的情绪水平。

本书围绕舞蹈训练对脑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了从初级功能可塑性到高级功能可塑性的层级式探索。在综述国内外研究与我们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得出,舞蹈训练会导致训练者大脑在功能与结构上发生广泛和系统的改变。这些改变具体发生在与感觉运动相关的脑区及网络,表现为功能连接的增强和结构属性的改善。并进一步促进了脑内相关网络内信息处理和交互的效率,增强了感觉运动信息整合水平,为高级功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初信息加工提升的基础上,舞蹈训练还进一步提升了受训者大脑高级功能,表现为与记忆、情绪、创造等高级功能相关的网络连接增强,最终体现为舞蹈训练导致的一种远端能力迁移效果。这种因训练而导致的认知或情感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比如,我们的当代教育。人类学习的演化经历了增强学习(环境交互)、监督学习(学校教育),以及迁移学习(举一反三)三个阶段。我国教育十分重视监督学习,其余两种学习模式影响微弱。然而,一个真正成功的学习者,应该是三种学习模式的平衡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个体才有可能充分发展潜力,并成功适应社会。舞蹈、音乐等素质教育可以发展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与感受力。此外,舞蹈训练的价值还在于对某些脑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比如,舞蹈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具有药物无法比拟的潜在优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运动系统脑网络的影响有望进一步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提升认知功能。因此舞蹈艺术训练如同一座宝藏,蕴含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等待着人们不断深入的探索与发现。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定会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李谷静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