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岛与共情能力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脑岛与共情的关系十分密切。脑岛是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的重要节点,它通过整合内外感觉信息,促进主观感受与情感的产生(Menon&Uddin,2010;Craig,2009)。脑岛在功能上被划分为后脑岛(PI),功能较低级,主要负责处理感觉运动信息;前脑岛(AI),具有较高功能。前脑岛又根据其功能差异进一步分为腹侧前脑岛(vAI)与背侧前脑岛(dAI),其中,腹侧前脑岛与情绪处理相关,而背侧前脑岛则与认知相关。相关研究显示,脑岛三个功能亚区共同调控,帮助形成表征个体的主观情绪感受(Craig,2009;Uddin et al.,2014)。脑岛各个亚区协同工作,参与多种类型的任务,包括系列的高级任务,如共情(Singer et al.,2004)、母婴依恋(Leibenluft et al.,2004)、爱情(Bartels&Zeki,2004)等。同时,脑岛在大量关于舞蹈或音乐的任务中均表现出共激活,如动作表征(Jeannerod,2001;Blasing et al.,2012)、动作模仿(Jahn et al.,2004;Cross et al.,2006)、动作想象(Zabicki et al.,2016)、手部控制(Farrer&Frith,2002)、“动—听”联合(Mutschler et al.,2007)、音乐情绪唤起(Koelsch et al.,2006)等。目前,有大量研究关注舞蹈或音乐训练的某些功能脑区或网络,但关于脑岛在这两种训练影响下对情绪功能的作用还尚不明确。最近,有两篇文章报道了音乐家的脑岛功能(Luo et al.,2014b;Zamorano et al.,2017a),另外,还有两项研究直接对比了舞蹈家与音乐家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差异(Giacosa et al.,2016;Karpati et al.,2017)。然而,关于两种艺术训练对脑岛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特别是通过比较脑岛的调控功能来研究舞蹈训练对共情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近期的相关研究发现,音乐训练会导致一种积极的转移效应。研究者们推测音乐训练提升了脑岛功能,而脑岛作为凸显网络的重要节点会进一步提高基础神经调控水平,进而影响高级功能(Wan&Schlaug,2010;Chan et al.,1998)。那么,对于舞蹈训练,是否也同样存在类似的转移效果?舞蹈训练是否会影响受训者的共情能力?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将舞蹈受训者与音乐受训者及普通对照被试进行脑岛功能比较研究。我们假设,舞蹈训练也有与音乐训练类似的效果,它可能通过提升脑岛功能进而整合情绪处理中的注意与控制(Menon&Uddin,2010),并最终实现对受训者共情能力的提升。基于脑岛功能,我们主要关注其各亚区的功能连接情况和相互作用,并详细研究背侧前脑岛在这一过程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