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训练的感觉运动认知神经机制
(一)舞蹈训练中感觉运动的认知过程
感觉与运动虽然属于不同的认知过程,但在实际的舞蹈训练中,两者又是密切联系、同时发生的。运动的发生必然会涉及对感觉信号的处理,感觉的发生也往往伴随着动作的执行。
感觉信号既有来自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视听信号),也有来自对内感受系统的刺激的反应(内脏、血压、本体感觉等)。其中,与舞蹈训练密切相关的一种感觉类型就是动觉,它是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运动、肌肉张力等的感受。动觉是各类感觉中最能与其他感觉共同协作和连结的感觉类型。因为人类感知与认识外部世界,都要依靠动觉的参与。正如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所述,人类婴儿阶段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依靠感觉与动觉,他把这一时期称为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2011)。即使随着发展,人类逐渐依靠语言进行学习与交流,但感觉运动能力仍然是个体认识外界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持续终生的效力。在患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中,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均发生退行性改变,高级认知功能受损,但患者仍然保留着运动技巧的学习能力(Mochizuki-Kawai et al.,2004)。因此,动觉是人具备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感觉类型。动觉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个体的平衡力、协调性、敏捷度和柔韧性的水平,并进一步影响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方式。舞蹈家往往具有较高的动觉能力,他们善于利用身体表达情绪和感受,具有较高的理解他人动作意图的能力,也常常能敏感地理解他人的身体语言。
运动的发生与感觉信号的参与高度相关。系列运动的发生,往往以感觉信号反馈为基础,并根据该反馈决定下一个动作(梅锦荣,2011)。运动可分为反射运动、节律性运动,以及随意运动三大类。舞蹈属于随意运动,它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舞蹈艺术表现)而指向一定目标(系列的舞蹈动作)的运动。舞者可以根据目标,进行运动方向、速度、轨迹的随意选择,并在执行中随意改变,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
(二)舞蹈训练中感觉运动的神经回路
感觉与运动除了在认知过程上密切相关,其背后的神经机制也是高度关联的。相关研究发现,脑在功能与结构上都体现着感觉与运动过程的关联与整合,比如,脊髓的传入感觉纤维与运动神经元有联系,躯体感受器也有直接投射到运动皮层的纤维(柏树令,2008)。对运动的感知觉能够提高皮质运动区的激活程度(Kand el et al.,2003)。在舞蹈过程中,视觉、听觉、本体感觉、动觉等信息,通过丘脑进一步传送至大脑皮层;大脑根据这些感觉信息反馈形成下一步策略,以把身体从目前的状态运动到下一个舞蹈动作状态;通过基底节对实现这个舞蹈动作的几种方式进行筛选,进一步把信息返回至前运动皮层并作出动作计划;最后,由初级运动皮层与小脑发出运动执行命令,脊髓神经将信号传递至肌肉引起动作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涉及感觉运动整合的一个重要回路,即“皮层—基底节—丘脑—小脑”神经回路。它是舞蹈训练中感觉运动整合的重要神经基础。在此回路中,丘脑扮演整合中枢的作用,接收来自小脑及皮层的信息,并将来自小脑的信息通过丘脑传递给基底节。基底节一方面接受大脑皮层的信息,同时还接受来自丘脑的信息,其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将大脑皮层、丘脑形成一个神经回路(梅锦荣,2011,如图1-1所示。